第9章 太平军西征湘鄂 曾国藩湘军崛起(1/4)
【史要】太平军西征,转战赣、鄂、湘;曾国藩湘军崛起……
却,太平天国派兵北伐二个月后,扬秀清又派遣豫王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等人,率军三万、战船千余艘,实施西征。欲攻占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地,以控制皖、赣,屏蔽天京;并进而图取湘、鄂,拓展天朝疆域。
于是,咸丰三年六月三日,太平西征军浩浩荡荡地从天京出发,沿着长江溯流而西,向皖、赣、湘、鄂进发。
太平西征军进展极为顺利,当月就攻占了安徽的江防重镇安庆。
于是,胡以晃坐镇安庆,准备经略皖中;赖汉英则与殿右八指挥林启容、殿右十二指挥白晖怀等人率大军继续西进。
赖汉英率部西进,沿途又攻克了彭泽、湖口后,直取南康府。
此时,南康府民众已经自发地将知府恭安、都司胡瑶林、星子县知县罗云锦等官吏擒拿,大开城门迎接太平西征军;因此,赖汉英兵不血刃地就得了南康。
接着,太平西征军又经吴城,过鄱阳湖,兵锋直指南昌。
曾因九江失守而被革职的原江西巡抚张芾,此时正镇守在南昌,但其手下只有六千人,情势岌岌可危。张芾赶紧告急求援,清庭即命湖北按察使江忠源驰援。
江忠源进抵南昌后,即下令将城外民房皆举火焚毁,欲以坚壁清野之法抵抗太平西征军。
不久,太平西征军抵达,即将南昌城围困;赖汉英见南昌城大,欲围城却感兵力不够;于是,请求增兵。
扬秀清即又增派了国宗石祥祯、石镇仑、韦俊等人率部奔赴江西,协助赖汉英围攻南昌城。
于是,赖汉英加紧了对南昌城的攻击;先后曾有三次轰塌了城墙,但却都被江忠源指挥守城清兵抢堵成功,而使太平西征军仍未能攻入城内。
此后,江忠源与张芾仍凭着南昌城的高墙壁垒坚守不出,任由赖汉英如何围困与攻打,南昌城却是坚如磐石急切难下。
驻守南昌的江忠源虽为人出身,但魄力非常且治军有方,手下将士个个骁勇;城围之时,曾有百长李光宽率楚勇百余人从永和门出城,主动迎战城外的千余名太平西征军。
李光宽最终被乱枪所毙,但其敢于以百敌千的勇气却鼓舞了守城将士。
而江忠源也终日立于城墙上亲自指挥,并手刃数十名攻城的太平西征军将士;这才击退了太平西征军的屡次进攻,使南昌城不被攻陷。
如此,历时三个多月,太平西征军虽然又掠取了南昌周边的一些城池;然而,南昌城却仍然久围不克而岿然不动。
赖汉英深感无奈,只得一面继续用重兵围困南昌;一面则分兵,由检点曾天养率部攻取了位于南昌城西面的瑞州、南面的丰城;然后,折向东取,又连克了饶州、乐平、浮梁、景德镇等地;欲使南昌成为一座孤城,待机攻取。
杨秀清见增兵后,赖汉英仍久攻南昌不下,十分气恼却又急不可耐;于是,命令太平西征军从南昌撤军,从新部署西征;顺江而上,西进湘、鄂。
于是,分兵攻打南昌外围城池并经饶州后已兵至景德镇了的曾天养,则先自经都昌重渡鄱阳湖后回到湖口;然后,再沿着长江回至安庆。
而国宗石祥祯、韦俊等人从南昌撤围后,则率部经鄱阳湖后返回湖口;然后,进取九江。接着,顺江而上,又攻占了战略要地田家镇;然后,再克取黄州,兵锋直抵武昌。
赖汉英接到杨秀清的命令后,也不得不从南昌撤围;然后,复经鄱阳湖回到湖口。
赖汉英到达湖口后,即又被杨秀清召回天京;并以“久攻南昌不下”之罪而遭革职,被贬入删书衙去删改《六经》了。
太平西征军从南昌撤围,清庭的南昌之危也就解除了。
南昌之危虽然解除,但却丢失了战略要地田家镇,江忠源自感有责,遂《上书》自罪,并请“降四级留任”。
清庭却念其协防南昌有功,没有追究“丢失田家镇”之责,反而擢升其为安徽巡抚。张芾也因坚守南昌有功,恢复了江西巡抚之职。
而此时,洪秀全与杨秀清认识到了太平军西征并非易事,应有帅才执掌全局方能成功;于是,撤换胡以晃,由翼王石达开主持西征军务,石达开欣然受命。
石达开觉得,欲使西征成功,得先控制皖中、南地区。
因为,皖中、南地区紧挨天京,且控制着长江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地失控,天京则不稳;后方不宁,前线岂能胜?更毋须再言别有所图了。而当务之急,皖中为最;所以,受命后的石达开,第一步就到达安庆。
石达开把大本营设在安庆,一面命石祥祯从武昌撤围;只留下殿右十二检点林启容驻守黄州,而将主力全部调回安徽为攻取皖中而用。一面即派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发进军皖中,连克了集贤关、桐城、舒城,斩杀了清军的工部侍郎吕贤基;然后,兵锋直指皖中要地庐州。
庐州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乃兵家必争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9章 太平军西征湘鄂 曾国藩湘军崛起〗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