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鲍罗廷遗憾回国 共产党南昌起义(4/6)
,宣读了“共产国际”有关“南昌起义”给中*共*中央的回《电》。
《电》曰:“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我们认为更合适的是让**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并利用他们到农民中做政治工作。我们认为乌拉·尔斯基和我们其他著名的合法的军事工作人员参加是不能容许的。”
罗明那兹就《电》作了更清楚的明,即“‘共产国际’的意思是,倘若这次暴动没有成功的把握,最好不要发动。现在张发奎军中的**人可全部退出,到农民中去工作。如果中国的同志坚持要发起南昌暴动的话,共产国际派来的乌拉·尔斯基同志即加伦将军和其他军事顾问是不允许参加的。”另外,“莫斯科目前也没有经费可供南昌暴动使用”。
罗明纳兹还强调:“这份《电报》是斯大林同志亲自草拟并由布哈林署名的。”以显示其权威性,意味着“只能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共产国际”的这份《回电》无异是给大家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大家怎么也想不到,一直热衷于中国革命的“共产国际”怎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做出这样的决定?因此,都感到非解而难以接受。
于是,议论纷纷地皆表示“不能再接受‘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中国**该按照中国的国情决定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了。而现在的局势已是十分严峻,汪精卫跟着蒋介石公开‘**’后,中*共*已是被逼上梁山了;若不奋起反抗,必将坐以待毙。因此,即使没有‘共产国际’的支援,这次在南昌的起义也得搞定了。”
罗明纳兹见中*共*党内群情激奋,难以抑制;且自己毕竟是初来刚到,以后还要与中*共*的同志共事,不可强求而违悖了众意,也就打算做出一些让步。
于是,罗明纳兹圆滑地以“鉴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应推迟起义时间”及“加伦将军的建议是可行的,应设法再与张发奎取得联系,再谋军队转移广东事宜”等项。
如此,既算是答应了中*共*的决定“南昌起义”,又可向“共产国际”交待了。
终于,在中*共*党内同志的坚持下,“南昌起义”仍准备付诸实施;只是,将原定于七月二十八日的起义时间、往后推迟到了七月三十日。
罗明纳兹抵达武汉后不久,“共产国际”忽又《指示》“令鲍罗廷与加伦将军等人回国”。
鲍罗廷来华多年,一心想在中国革命事业上有所成就;然而,结果事与愿违,他的一切努力都成了泡影;现在,只好带着遗憾回国了。
于是,七月二十七日,鲍罗廷与一百多名“苏联顾问”离开武汉、北上回国。
此时,汪精卫倒是假惺惺地前去送行;但同时,他却《致电》冯玉祥“要其在郑州将鲍罗廷杀害”。
然而,冯玉祥毕竟受过苏联政府的许多好处;现在,虽是随同“**、清党”了,但却不想做得太绝情、而得罪了苏联政府;再,冯玉祥要求汪精卫“驱逐鲍罗廷”,无非是为了演戏给蒋介石看,并不是要鲍罗廷的命。现在,汪精卫倒是想借刀杀人了,冯玉祥岂会那么傻。
因而,冯玉祥没有听从汪精卫之言、加害鲍罗廷,而是派人将鲍罗廷等人送出潼关。
然后,鲍罗廷一行经西安、银川、库伦安然回国;从此,鲍罗廷结束了在中国的政治生涯。
而加伦将军因病滞留了几天,后打算沿长江东下再走海路北上回国。蒋介石闻知后,欲以欢送之名将其在南京截留。
然而,加伦将军知道蒋介石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岂能上其圈套?
于是,加伦将军化装成外轮上的一名水手,悄然地秘密潜回苏联,终使蒋介石守候不得而落空。此皆为题外话,顺提而已。
且,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后;周恩来即于七月二十八日在陈赓的陪同下赶往南昌,下榻于花园角二号朱德的寓所内;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去往第二十军军部会见贺龙。
周恩来的专程造访,令贺龙深感欣慰。俩人稍作寒暄后,周恩来就将中*共*准备举行“南昌起义”的计划向贺龙和盘托出、直言相告了,并征求他的意见。
贺龙怎么也想不到周恩来竟会将如此的机密要事告诉他,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但见周恩来十分真诚、并非戏言,这才确信。
贺龙受汪精卫逼迫才到的南昌,心中正窝着一肚子气没处出;闻知中*共*要在“南昌起义”,正合其意。
于是,贺龙信口就表示赞同,并拍胸道:“好哇,蒋介石、汪精卫杀了那么多人,早就该来这一下子了。你们**有此胆魄,老子能孬种?就算是下火海上刀山,老子也跟定了;一句话,你们**指向哪里,老子就打到那里,绝不诳言。”
贺龙的这个态度,当然是周恩来想要的;其实,这早已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然而,周恩来所要的岂止如此;于是,他又因势利导、直截了当地了:“我这次来,不单是要你跟我们走,而是想要你领大家走,请你当起义的总指挥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52章 鲍罗廷遗憾回国 共产党南昌起义〗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