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吴佩孚东山再起 孙传芳五省联军(2/6)

常州,以阻截驰援上海的奉军。部署定后,即付行动。

十月十日,孙传芳以太湖秋操为名,将五路浙军悄悄地调至浙北,集结于太湖南面的湖州、嘉兴一线;然后,忽然兵分两路按计划进击;一路偷袭宜兴,一路奔袭上海。

奉军第二十师师长邢士廉入驻上海后,为镇压五·卅运动宣布戒严,并解散上海总工会、拘捕工会干部,此举遭到了上海各界的强烈抗议与谴责,已感到难以在沪立足。

而今,忽又遭到浙军的突然袭击,虽号称为师、实际兵力却仅有一个旅的邢士廉如何抵得?只得赶紧向驻于南京的江苏督办杨宇霆告急求援。

生性傲慢目空一切的杨宇霆,原来全不把孙传芳等人放在眼里;想不到孙传芳竟敢起兵反叛,这才心慌意乱得不知所措了。

而因杨宇霆赴任时没带一兵一卒,在江苏的奉军只有丁喜春的奉军十八师驻于南京,刘翼飞的奉军第四十四旅驻于镇江;除此,没有别的兵马可调派。

无奈之下,杨宇霆只得命令邢士廉撤出上海退守苏州。

邢士廉接到命令后,立即从上海撤离;于是,浙军没有受到多大抵抗就轻取了上海。

孙传芳轻取上海后,即于十月十六日,与周荫人、夏超等人,以谴责奉军驻兵上海为由联名发表《通电》,略云:“去岁为免东南战祸,策和平之计,故有上海永不驻兵之议;传芳率先撤兵,盖顺民意,重言信也。岂料我方撤旅,奉军乘机兴兵,图搅和局;苏皖易督,淞沪驻兵;数月以来,奉军掠我江南,苦我人民;江南父老,复椎心泣血,敢怒不敢言,时至今日,忍无可忍;我等食禄地方,保境安民,责无旁贷,故率师拒敌,当戮力同心,驱逐奉军,靖平江南。”

从而,公开与张作霖的奉系决裂并宣战了。

接着,孙传芳又率部向苏州追击。

而此时,卢香亭与周凤岐所率的浙军也已袭取了宜兴,并向常州挺进。退守苏州的邢士廉唯恐浙军再攻取常州后断了自己的退路,赶紧又放弃苏州一直撤往丹阳去了。

于是,浙军又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了苏州、常州等地;五路浙军汇合一处后,即掉头西向直扑南京。

上海、苏州、常州等地相继失守,杨宇霆感到了情况危急,赶紧向张作霖告急请求驰援。

此时,南京城内的陈调元见浙军已攻取了沪、苏、常等地,觉得到了该自己动手的时候了。

于是,陈调元与江宁镇守使朱熙、通海镇守使张仁奎、苏军第一师师长白宝山、苏军第三师师长马玉仁、苏军第十师师长郑俊彦等人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在南京城内举事,并打算设宴智擒杨宇霆。

不过,杨宇霆鬼得很;他与陈调元等人平时从未往来,在此非常时期,见陈调元忽然宴请,不由得心中狐疑,料知其中必有缘由,甚或是一场鸿门宴;因此,杨宇霆怯而不敢往。

同时,杨宇霆考虑到,苏军在第二次齐卢战争中并无多大损失,陈调元的苏军第四师及其他苏军各旅均被保留下来后驻于江苏各地;陈调元若是存异心,驻于南京仅有丁喜春一个师的奉军,绝不是数倍于己的苏军对手;所以,若是真要有事,奉军定是寡不敌众凶多吉少。

看来,自己须心为上以防不测,必要时得走为上。因此,杨宇霆没有赴宴,而与参谋长臧式毅悄悄地溜出了南京城,以观苏军动静再做进一步打算;同时,派人通知丁喜春,要他也率部撤离南京,以免遭灭顶之灾。

然而,此时的丁喜春却不知有诈,已带了一些部将应邀赴宴而入了陈调元的圈套。

于是,陈调元未放一枪,就将丁喜春的奉军十八师全被缴械了。

杨宇霆闻知丁喜春全军覆灭,捶胸顿足追悔莫及,自知大势已去难以挽回;于是,又与臧式毅等人偷渡过江至浦口;然后,乘车北遁逃往关外去了。

孙传芳见南京已被陈调元计取,则率浙军掉头去攻打丹阳与镇江了。

退驻丹阳的邢士廉见杨宇霆逃走,自知不是孙传芳的对手;于是,赶紧步杨宇霆的后尘也逃到江北去了,倒是让孙传芳省了许多心力。

然而,浙军攻打镇江时,却遇到了驻守镇江的刘翼飞的顽强抵抗;不过,刘翼飞毕竟是孤军一支且仅有一个旅的兵力,如何抵得浙军几师劲旅?

血战八个时后,奉军终于不敌,被浙军击溃;刘翼飞化装成和尚后才得以逃脱,镇江被浙军攻占。

孙传芳攻取镇江后稍作休整,他见奉军并没如原先想象的那么难打,也就增加了信心更欲进取了。

于是,与陈调元商议,决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自己亲率浙军第三路及陈仪的浙军第一路、周凤岐的浙军第五路继续北上,旨在将仍盘踞于苏北的奉军完全从江苏境内驱逐。而派遣浙军第四路司令卢香亭与浙军第二路司令谢鸿勋配合苏军第四师师长陈调元入皖,去驱逐盘踞于安徽境内的奉军。

于是,孙传芳率部从镇江过江,一路没有遇到多大阻力,又取了扬州、兴化等地;然后,进抵淮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30章 吴佩孚东山再起 孙传芳五省联军〗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