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039 出国前的五菜一汤(2/3)
位目前都有工作的老人,工作日下班以后无论要去哪里,基本都是这样各自到场,极少先会合后出发。
由于事先已有准备,等到石瑞娟的父母先后入席以后,刘佳便帮着自家店里人将今天晚饭的菜肴一一上桌。他先前是要陪客,不打算到厨房里帮忙,可后来等他女朋友来到以后,他发现对方父母没有一起来,自然没好老留在女朋友身边“偷懒”。
相对老是腻在她身边的男朋友,石瑞娟她更喜欢看到自己男朋友忙碌的样子。她性情远比某些任性的女性大度得多,那类人可是“男朋友陪得少便嫌男朋友冷漠,男朋友陪得多却又嫌对方没志气”来着。
今天晚上这顿勉强算是“家常便饭”,实则包含厨师一番认真操劳的晚饭共五菜一汤。由于石家二老口味都偏清淡,其中两菜一汤都是些清淡的菜肴。
石家二老喜食清淡口味的菜肴,倒不是因为他们认为“重口味有损健康”。这两位的性格都较守旧,他们喜欢清淡菜肴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从便习惯了。他们那一代人的饮食习惯,才最能体现海州土著的传统饮食习惯。
而到了刘佳及石瑞娟这一代海州土著,其饮食习惯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却已与海州的传统口味有了显著区别。最近十余年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定居海州,海州菜的特色变化受众多影响后,与传统口味已有了显著变化。
今晚这两道清淡的传统菜肴,分别是“家常清炸花甲”及“凉拌金针菇”。由于今晚这顿算是家常便饭,这两道原本应该算是餐前凉菜的菜肴,今晚却与其他菜肴一并送了上桌。
前已多次提过,“花甲”是海州方言里对“蛤蜊”的称呼。将活蛤蜊用盐水养上半天,等蛤蜊自行吐净体内泥沙以后,便将连壳蛤蜊用开水稍烫。如果不先这么烫上一烫,想要去除蛤蜊壳,便必须长时间在水中进行,因为新鲜蛤蜊一离水便会自行闭合外壳。
海州传统风味的“清炸花甲”比想象中复杂些。洗净弄干的去壳蛤蜊肉可不能直接拿去油炸,必须将每个蛤蜊肉都沾上少许蛋浆。这蛋浆以少量生鸡蛋清配稍多玉米淀粉,再混入一点香菜末调制而成,既不影响“花甲”的天然风味,又令菜肴口感更复杂。
用火油炸以前,蛤蜊肉上的蛋浆层越薄越好。油炸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当蛋浆表面刚开始略微变黄,便可以将“花甲”肉从油锅中捞出。
如果是家里的家常便饭,蛤蜊肉炸好起锅后随便放在盘里,稍凉后便可以食用,饭店里却不能这么偷工减料。“刘记”饭店供应的“家常清炸花甲”,厨师一起锅便马上用吸油纸将油炸蛤蜊肉表面多余的油吸掉。
这样稍一处理,菜盘里的残油便不会太多。熟蛤蜊肉外的蛋浆层吸油性极强,如果不将这多余油分处理好,蛋浆层的口感会显得极其油腻,整道菜肴的口感也会变差。
将去油后的熟蛤蜊肉摆在椭圆形白瓷盘中,再摆一朵红萝卜雕成的花作为装饰,“刘记”饭店的一道“家常清炸花甲”便可以上桌了。特意将成品菜肴去油,一点点装饰自是更不可少,否则饭店凭什么把家常菜卖出比寻常贵数倍的价格?
货真价实的商家最良心,价廉物美?赔本赚吆喝也就罢了,要是常年如此,总难免让人起疑心啊。
“凉拌金针菇”也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肴,只是将洗净的金针菇用开水略烫,然后加入少量熟菜椒丝做陪衬,再拌入少许酱油及麻油调味而已。
“刘记”经销的家常菜肴,并非所有都经过改良,其中一部份,如这道“凉拌金针菇”就是最传统的家常做法。到饭店里点家常菜肴来吃,可是海州土著“好吃”的表现之一。
在大多数海州土著的认知里,并不一定要求饭店里的“家常菜”比自家手艺美味,他们只是纯粹懒得自己动手下厨及饭后洗碗而已。
“好吃”的海州土著虽然贪图这方面的享受,但却绝对不是轻易便会上当受骗的蠢材。许多不良商家能骗到海州土著一回两回,却绝不能骗这些“海州佬”一辈子。海州土著愿意经常就餐的饭店,其档次未必会有多么高,服务水准未必会太好,但手艺及卫生状况却绝对不会差。
事实上,在“刘记”饭店的影响下,老街一带各种餐饮店家厨艺水准虽然参差不齐,但在卫生条件方面却都不至于多差。在老街一带做餐饮业的人,基本都敢食用自家店里用来销售的商品,这一点即便在整个海东省也算是罕见。
今晚的“家常清炸花甲”及“凉拌金针菇”两道菜肴都算清淡,另外两道菜肴的口味却明显重得多。这两道口味虽重,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有海州菜风格的菜肴,分别是“五香土豆”以及“咸鱼烧茄子”。
“五香土豆”是一道烘烤菜肴。如果按照传统做法,原本应该采用最传统的石烤炉,或好歹弄台现代电烤炉来烹调。“刘记”饭店这里由于所在地因素,所以无法特意安装传统石烤炉,店里只有一台电烤炉。不过这电烤炉是竖式结构,平日只用来吊烧烧肉烧鸡鸭之类的肉食,无法将切成块的土豆放进去烤。
事实上,这道“五香土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流妙厨】最新更新章节〖第490章 039 出国前的五菜一汤〗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0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