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慈禧当继母很用心光绪帝有胆色(2/2)

湉的确很可爱。但她恼的是这么严肃的场合岂有小孩子插话的地方。西太后眉头一皱,低声说:“皇上,别乱说话”

西太后是想制止载湉插话,可载湉理解为亲爸爸说他讲谎话。小皇帝挺了挺身板,开口道:“朕没有乱说话呀,克扣银两之事儿肯定是那些蛀虫干的。”

一个“蛀虫们”惊呆众臣,他们万万想不到八岁的小儿用词如此恰当,人们肃然起敬,口喊:“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上来了精神,他脱口而出:“朕不圣明呀,翁师傅才是真正的圣明,他说过:之贪财不办事的官僚是大清的蛀虫,而那些蛀虫里的贪官污吏更是可恨。”

那些只会磕头、喊万岁的朝臣们无言以对,只好又呼起:“万岁万万岁小皇上拍着龙案大叫:住嘴,朕才八岁呀,离一万岁还远得很呢”

顷刻间,大殿上鸦雀无声,只听得西太后一声长叹。退朝后,西太后一脸的阴沉,吓得小皇上头也不敢抬。许久,西太后才说:“皇上,以后上大殿,不准乱说话。”

“傻孩子。”

西太后不再生气,她和善的一笑,一把拉过天真可爱的小皇上,竟在他额上轻吻了一下。这是在载湉入宫以来第一次得到的“亲爸爸”的亲吻,他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亲爸爸,为什么他们明明知道朕只有八岁,却口口声声喊朕万岁。”

“你是皇上,是万民之主”

“那你是朕的亲爸爸,为什么他们称作为千岁,千比万少,你比朕老,朕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好了,别啰嗦了,皇上长大以后自然就明白了。”

上午是枯燥乏味的临朝,下午的生活却丰富多彩一些。自小皇上六岁那年,西太后便谕令大学士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帝师,醇亲王奕缳总管毓庆宫一切事宜,毓庆宫里,载湉开始了“典学授读”生涯。

在毓庆宫里,载湉从身体上到精神上,他都得到了最大的放松。这儿没有西太后威严的面孔,也看不到丹墀下群臣肃然起敬的呆滞目光。这儿有自由自在的天空,师傅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他为人和蔼、夏同善更是一天到晚挂着笑容,两位师傅都让载湉倍感亲切。监督醇亲王是载湉的父亲,虽然小皇上已习惯了称父亲为“王爷”,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王爷依然是父亲,而不是臣子。小载湉很听父亲的话,而醇亲王也付出了最宽厚的父爱。

父与子不是臣与君的关系,而是融洽的朋友关系。所以,在上书房,载湉感到无比幸福。

毓庆宫里唯一的学生载湉,他很聪明、灵活、悟性极高,老师授课又讲究方法,因此,载湉的学业完成的很好。西太后曾明确说过:“翁师傅、夏师傅,你们的责任重大,皇上将来是不是位明君,全靠现在引导了。”

翁同龢也曾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同治皇帝十四岁以后厌学、贪玩、以至于常常出宫游玩,他是一清二楚的,为了避免载湉走同治皇帝的老路,翁师傅提出:“太后,臣建议不要从宫外找伴读,宫外的阿哥往往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潜移默化中会影响皇上。”

西太后当然也有同感,为了防微杜渐,她采纳了翁师傅的意见。可是,醇亲王提出了一个问题:“太后及翁师傅考虑的固然周全,但皇上身边若没有同龄个儿相伴,他在一大群成年人包围下长大,他会很寂寞的。”

西太后点头说:“七王爷说的也对,孩子就应该有孩子的天地。这样吧,从其他宫里选几个童监来,只准他们陪皇上玩耍,不准他们与皇上多交谈。而且个个要模样端正、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以免带坏皇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慈禧当继母很用心光绪帝有胆色〗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