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慈禧当继母很用心光绪帝有胆色(1/2)
更新时间:20120126
婴儿冲着皇兄直发笑,笑得很好看,载湉忍不住要抱一抱小弟弟,七福晋见西太后没在意他们母子几人,便弯下腰来,贴在载湉的小脸上迅速的吻了一下,并小声对载湉说:“儿子,你弟弟太小了,你不会抱,等他长大后,你们哥儿俩再一起玩耍吧。”
简单的一个动作、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载湉久久难忘。母亲出宫后,载湉每当想起母亲时,都情不自禁摸一摸被母亲亲吻过的脸庞,回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又有几个月了,不见母亲的身影,载湉玩耍时常常发呆,照顾他起居生活的太监王商很了解他的心,便上前劝慰:“万岁爷,又想王府了”
载湉拉着王商的衣襟,急切地问:“七福晋为什么这么久不进宫了”
王商只好哄骗他,说:“福晋来过,只不过当时万岁爷睡着了,她看见了您,您却没看见她。听太后说,过一阵子,福晋就进宫。”
“过一阵子”,唉,又是过一阵子这样的话,他不知听到过过水遍了,别说“一阵子”,恐怕“二阵子”、“三阵子”“十阵子”都有,就是不见母亲来。载湉思念母亲模样很令人怜惜,这一切,西太后全看在眼里。作为姨母,她也很疼爱载湉,特别是一年前载湉刚进宫时,三周半的小儿又瘦又小,看上去不过两岁多。西太后悄悄地对李莲英说:“醇亲王不缺吃,也不缺穿,不知为什么七王爷的儿子这么瘦小,就像是贫寒人家的孩子。”
小李子答道:“主子,听王商说,皇上吃东西和挑食,都快四岁了,他自己还不会拿筷子,很难喂的。”
“哦,如此说来,是他太娇弱了。这样吧,从明天起,皇上和哀家一起进膳。”
西太后把载湉母子生生分开,她也觉得对妹妹有些愧疚,所以,她努力扮演一位优秀的继母。小载湉被带到了西太后身边,他的胃口并没有大开,每膳进食量少的的惊人,以至于西太后生怕养不活他。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找御医为小皇上诊脉。御医又是望,又是闻、又是切,折腾了好长时间,他又问:“太后,皇上夜间睡觉时可盗汗”
西太后说:“何止盗汗,他还常常尿尿。”
御医明白了,他说:“这时皇上肝脾虚弱所致,先开两幅方子,调理一下,肝脾虚弱势必导致夜间盗汗、尿床厌食等症状。”
吃了几副汤药,果然见效,载湉夜间不再常常惊醒,尿床的次数减少了好多,胃口也有些好转,人白胖了起来。在宫女及嬷嬷、太监等人的精心照料下,小皇帝一天比一天强壮,到了光绪四年,八岁的载湉已高出同龄人人半头有余。
西太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光绪皇帝初入宫的那几年,她的确付出了母爱,当然也换来了载湉与她的亲近与敬爱。载湉自幼身体瘦弱,但脑子里却非常灵活,若不是被禁锢在大清皇宫深院里,说不定他也能考中状元。
年纪八岁的小皇帝,大殿之上竟威震众臣,众臣不得不由衷地仰视他们的“万岁爷”。
有一次,光绪皇帝坐在龙銮里紧跟西太后上大殿。这些年来,他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每日早膳后即去长春、宫向亲爸爸请安,然后随之上殿处理朝政,一般情况下,上午十点左右退朝,即如毓庆宫学习,下午可以休息,玩耍一会儿,晚上早早入寝。
上大殿,既让小皇帝感到乏味无聊,又让他感到无可奈何。因为,朝臣们一个个面无表情,无休止地陈述着这儿的水灾,哪儿的旱灾,总是西太后搭腔并向群臣颁布谕令。
今天,依然如故,龙座上的小皇帝有些听厌烦了,他希望快快散朝回到那让他神往的毓庆宫。因为师父翁同龢与监督醇亲王都是他最愿意亲近的人,从他们那里,他能听到比大殿之上听到的更新鲜的事情,他们还能耐心地向他讲解,使得他很快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可大殿丹墀下跪着大臣们,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一开口就坐一个“圣明”,右一个“万岁”,很让他反感。
“皇上圣明:臣奏江苏近日发生水患,长江沿岸多处溃堤,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官员赈灾不力,特奏请太后明察。”
西太后问:“赈灾的粮食不是早拨了吗为何百姓流离失所”
“地方官员层层克扣,到了百姓手中已所剩无几。”
“查,一经查是,严惩不贷”
这时,坐在龙椅上的光绪皇帝突然开口道:“亲爸爸,不用查了,朕知道是谁克扣了赈灾的银两。”
一语既出,众人震惊。小小的年纪,又整日不出宫,不过问朝政,他竟知道是谁克扣了赈灾的银两,真是不可思议众臣一齐凝视着光绪皇帝。这下子,小载湉感到神奇极了,平日里众臣叩头朝拜时,口里喊的是“万岁”,眼睛却注视着他身后的“亲爸爸”。可今天,他一下子变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他抖了起来。
只见小皇帝马上收敛住正在晃动的双腿,双手摆放在膝头,他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清了清嗓子,同音十分响亮:“是贪官污吏干的”
西太后又恼又觉得好笑,幼稚的小儿出口逗人,她觉得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慈禧当继母很用心光绪帝有胆色〗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