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道潜作法(3/5)

一些相关的经验。

在这里,索道采用的是在21世纪时,王种木见过的西南地区,如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和甘肃的南部地区的嵩山峻岭的山涧上或者湍急的河流上的那种桥。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乌江上的那些溜索桥。那些溜索桥,是索桥的一类,是索桥家族中构造最简单的一种。由两条藤索或竹索和一个吊篮或一个劈成两半的竹筒组成。过河的时候将人的身体拦腰绑住,系在一个劈成两半的竹筒上包住溜索绑好,此时用手拉住溜索,人的身体就挂在溜索上了。利用溜索一头高一头低,加上重力作用和人的使劲,吊篮或竹筒就会滑动,一直到达对岸。如果溜索较陡,人更不需要什么力气就可以溜滑而过。但是用溜索桥过河是有一定的危险的,所以人人过河都是赌命的。在过河的时候受伤、死亡的事故常有发生。如在过河的时候钢丝或藤索断裂,或绳子系得不牢,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王木木在这里的溜索桥的材料上选用了由钢丝编织的自润钢索;滑轮组代替了劈成两半的竹筒;过河的人不用绑腰,端坐大吊篮,并有安全带,比1000年后的产品还好。

王木木设计的溜索桥,全部是双索的,故在海面上不必用力气,当然,因此,他要建造七座高塔和七座低塔。低塔都是3米高,而高塔则因溜距大小而高低不一,最高的有120米,当然可以利用岛山而抵扣一些高度,但最终,还得建100米的高塔3座。

王木木在指点了西夏人该如何包扎受伤的五人后,就上马和众人一起边走边聊缓步移驾位于秀山岛北部的小欢喜了。

从九子沙滩到小欢喜,约有3。5公里的路程,在王木木和道潜、萧金刚一行策马而行时,120船已经鸣笛启航,自行去了秀山岛和岱山岛间的岱衡洋了。大小飞艇则一下子都飞没了。

待王木木一行到岱秀溜索桥的秀山岛端的小欢喜时,120船和大小飞艇已经到位了。

这时的小欢喜,原本只是一个渔民偶尔经过时的憩息点,并无称谓。直至清代,有一秀山人叫厉学『潮』的,做了大官,母亲欢喜,遂有了大欢喜和小欢喜的村名了。王木木是在设计岱秀溜索桥的图纸上随手写上了脑子中的记忆,如此,小欢喜就提前几百年面世了。现在,小欢喜人山人海;而对岸最高点海拔22。5米、面积0。0119平方公里的瓦窑门屿的0。57公里的海岸线上也是人头挤挤。

站在小欢喜沿海高低两塔旁,只见两根直径2厘米的钢编缆绳分别从此低塔到彼高塔及此高塔到彼低塔,钢缆都是一高一低,因自重的缘故,有一弧形下垂,一来一回,成了一好看的镜像对称或轴对称的图像了。再过去一段的翰瓦索没多少人,大家都集中到这瓦秀索来庆祝了。

道潜刚才是听了曹王赵頵的话下船来找王木木了,而王木木现在带他一起来到瓦秀索小欢喜端的100米的高塔上,那是33层楼高,对不起,没电梯,diy,自已爬吧。王木木和道潜及扈三娘三人上了塔,扈东南西北在下面塔门拦住众人,说:“法师作法,闲人徊避”。

三人到了塔顶,极目远眺,蓝天白云,风起云涌;海鸟低飞,鱼翔浅底;江山如画,心旷神怡;然,俯瞰众生,似蝼似蚁,惶惶然为无知而不安,匆匆地为温饱而拚搏;期盼神灵,渴望圣佑,膜拜上苍,仰视高塔;一众辽人,人多嘴杂,虽然上岛后衣食无忧,但是,背井离乡,心里谁不揣着几只小兔子?我们举家动迁,何时能开始正常的新生活?我们辽人在宋国的土地上谋生,我们的奋斗能被认可?我们脱离了辽廷,进入了大宋海域羁糜州,这个新的庇护能稳定多久?谁?能告诉我?

王木木要再次为大宋海域羁糜州的安定团结作出贡献了,与道潜禅师耳语了一大番,一向以聪敏过人自负的道潜刚一知半解的了解了什么叫人工降雨,又被什么用盐粉进行暖云催化和用氟利昂进行动力催化,加上汽化热、冰晶、蒸发、凝华、降水物理学、微物理过程等概念,弄得一头雾水。王木木想,我是小木匠,你怎么也是木头木脑的,时间宝贵,光阴似箭,王木木也不多说,按既定方针与道潜演起了了双簧戏,塔下的人只看见道潜禅师在手舞足蹈,看不见王木木的幕后推手。

宋人一向自尊,道潜甚是不悦,刚想反抗,扈三娘窜过来帮着王木木捉刀,人家女流之辈也勇创一流了,道潜也只能随他俩的心所他俩的欲了,任其摆布,勉为其难,暂作傀儡了。

塔下的观众,只见道潜法师探身塔外,右手挥舞着长剑,左手燃烧着一张张的小黄纸,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声被『射』流扩音设备放大后,惊天动地,声震环宇,声声入耳,字字惊心。道潜法师婆娑『吟』叹着:想你的365天,都是在祈祷永恒的美丽,再次祈祷,醒来吧,『迷』失的呼唤,莲花开了,佛也笑了,啊——……

是的,莲花开了。人们看见远处一个莲花状的飞艇慢慢悠悠的飘来了,在瓦秀索上空和瓦窑门屿及小欢喜的上空穿云入雾,几进几出。似乎是莲花开了,在那高高的云雾里,莲花状的飞艇的莲**,一张一合的,像是莲花在一开一闭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恋千年】最新更新章节〖第78章 道潜作法〗地址https://wap.xbqg9.net/7/77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