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门!市场经济!(1/2)
既然嘉佑祖制回不去。
现在的役法,又是问题重重。
太皇太后也没辙了,只能叹息一声,道:“旧法既不可恢复,役法检讨又问题重重……”
“官家,该当如何?”她下意识的开始向赵煦征求意见。
就像这些时间,她在宫中遇到难题,就征询赵煦的意见一般。
只不过,那些时候大都是在庆寿宫。
只有宫里面的人知道,而如今却是公开在两位宰相面前,寻求赵煦的意见了。
韩绛、吕公著都是咽了咽口水。
他们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子,已经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年了。
不是生理上,而是在政治上‘成年’。
这意味着,他在政治上脱离了‘孩子’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成年人。
于是,纷纷低下头去。
赵煦对上太皇太后的眼睛,沉思了一会后,答道:“回禀太母,天下之事,纷繁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这役法条例,牵扯天下万民,须得细细察之,徐徐图之。”
太皇太后叹息了一声。
韩绛和吕公著,则悄悄对视了一眼。
眼神中既有着少许失望,却也有着理所应当的神色。
确实!
役法一事,牵扯上上下下,无数人的饭碗。
当年,王安石变法,改差役法为免役法。
一下子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是大发牢骚,一时天下州郡可谓是官不聊生!
为什么?
因为差役法一变,百姓只要交钱就可以免役。
好多当官的,一下子就没了免费的佃农给他们种职田了,还得自己掏钱去雇下人、养歌姬。
好多人都不适应!
而现在免役法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贸然大变,就又要打断这条已经稳固下来的利益链条。
上上下下该有多少人得夜不能寐了?
但是,下一秒,他们就听到了那位少年天子道:“然而,却可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将现有的制度条贯利用起来。”
太皇太后闻言,当即问道:“官家的意思是?”
若是不变制度、法度,就可以弥补缺陷。
这位太皇太后,当然是愿意做的。
赵煦轻笑一声,对韩绛问道:“韩相公,元丰不值了。
各地的豺狼虎豹都会围猎过来,将之分食殆尽。
可免役法下,游戏规则变了。
官府开始出钱雇人做事。
权力从小吏手中,到了地方主官手里。
这就变成了一个赚钱的买卖了。
既然是赚钱的买卖,那么官员就会任用自己人了。
通常是身边的亲戚、故旧、下人。
让这些人出去组织、协调本地富户,大家联手将官府的钱吃下去。
而这些人本身又有着官面身份,还对大宋体制、系统非常熟悉。
他们办事,自然效率大增,也基本不会再有延误、亏损了。
就算有,他们也有一万种摆平。
而天子提出的这个办法,却是更进一步。
他打算跳过地方官,用地方厢军和地方富户,用斗纽、带泄之法合营?甚至还愿意出封桩库的钱补贴地方财政?!
韩绛深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冷静的想了想,持芴拜道:“陛下之法,虽是甚妙,但老臣愚以为,其中或有隐患。”
“相公请说。”赵煦温柔的问着。
“这地方厢军与富户,若是勾连在一起……”韩绛拜道:“长此以往,难免尾大不掉。”
赵煦颔首道:“相公所虑,确有道理。”
“不过朕之意却是,这厢军与富户之间,以斗纽、带泄之法合营时,却需言明,朝廷只会继续供给厢军一年之费,一年之后,厢军兵额就地裁撤,转为民户,与彼富户签契书,约为工人!”
韩绛和吕公著一听这个,立刻就不困了。
因为,大宋历代以来,最难做的事情就是裁军。
在王安石之前,裁军任务做的最好的正是当朝太师文彦博——文彦博为相时,曾裁撤天下兵额正公,大义凛然的回答一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损失的只是你们家的短期利益。
可获利的却是天下人啊!
为什么?
这个事情一旦铺开来,就是一个每年几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的大买卖。
而且还是年年有。
哪怕放到州郡,也是每年几千贯,上万贯的稳定营生。
这可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
一个旱涝保收的营生,一个可以让财富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的事业。
于是,他也顾不得在御前失礼了,直接拜道:“陛下,为何要选京东?何不就在汴京,以京城为试点?”
“先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四章 开门!市场经济!〗地址https://wap.xbqg9.net/45/4549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