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2)
**哈赤自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年)五月,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开始讨伐尼堪外兰,受到内外各种压力和逼迫,时刻生活在谋杀者的预谋和刺客的刀光剑影之中。[≈][].[].[]但他把一生死置之度外,历尽艰辛,勇敢、机智地进行顽强的奋斗,从不气馁,不断地击败各种阴谋诡计,不知疲倦地奋勇向前。由此可见,青少年时代的**哈赤,很有英雄气概,心胸宽广,既能远谋大局,也能理智地处理具体事情,初步显露了他的不平凡的领导才能。
**哈赤攻击的第一个敌人就是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居住在苏克苏护河部的图伦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汤图附近)。**哈赤感到力弱兵单,便联合萨尔浒城(今辽宁省抚顺县上马古哈塘村北)主诺密纳等四位首领共同起兵。
由于族人龙敦的破坏,四位首领中只有常书、杨书等率部从征。这时,**哈赤兵员才八十多人,披甲的人仅有三十名,由部将额亦都统领先行,向图伦城发起猛攻。额亦都是一员猛将,发动的攻势相当凌厉,没等**哈赤亲临城下,图伦城已经被攻陷。不料城主尼堪外兰早已丢下城池、军民,带领妻子和奴仆逃到浑河部的嘉班城去了。
同年八月,**哈赤又整顿兵马,前去进攻嘉班城。因为军情被诺密纳探去,通告了尼堪外兰,使他再次弃城逃走。**哈赤随后率军追击,直到抚顺城南的河口台地方。守台官军看出尼堪外兰烂泥扶不上墙,不愿意接纳他,见他来了,就派兵前去阻止他入台。**哈赤不知道内情,疑为官军是出来助战的,就没敢上前对垒,命令士卒退到远处,扎下营寨。这天夜里,尼堪外兰的部下,见尼堪外兰势穷力竭,走投无路,便前来投奔**哈赤,透露了官兵出台的真情。尼堪外兰不能在边城避难,又逃往鹅尔珲城去了(鹅尔珲城在今抚顺河口台东北,嘉班城西南)。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哈赤再次发兵,向尼堪外兰的居城鹅尔珲城进军。尼堪外兰闻讯后,如惊弓之鸟,向抚顺关逃去,幻想寻求边吏的保护。边吏见他如此狼狈,一逃再逃,无处存身,早就改变了主意,不再给予支持,将他拒之边台以外。又暗中通告**哈赤,你可以派人前来捉拿。**哈赤派手下将领戒沙带领四十名甲士,到抚顺关下。尼堪外兰不知其中的底细,见追兵将到,极力请求进入边台躲避,哪知边台的梯子已经撤去。他躲避不及,被戒沙等人砍死在边城之下。至此,**哈赤终于杀了仇人,为父祖报了仇。
**哈赤在起兵初期就深知,军事上的智取,常常胜于强攻。万历十一年五月和八月,**哈赤两次发兵猛攻和追捕尼堪外兰,都没能得手,他内心十分恼恨诺密纳兄弟。若是强行攻取诺密纳兄弟的萨尔浒城,恐怕难于取胜。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诺密纳派来使臣,对**哈赤威胁:浑河部的杭嘉、扎库木两处,不许你军侵犯。栋嘉、巴尔达二城(两城相近,皆在今吉林省通化县王家堡子附近)是我的仇敌,你取此二城给我则可,否则,不许你的兵马经过我的边境。**哈赤听了使者的传言,愈加气愤。嘉木湖寨主噶哈善、沾河寨主常书、杨书听了诺密纳的话,也恨怨他们兄弟二人霸道无理,便主动为**哈赤出谋:若不先破诺密纳,我等必然迫于他的势力,前去归附。可见那时,诺密纳已经成为**哈赤复仇和统一建州的障碍了。不除掉诺密纳,既难越过他的境界擒斩尼堪外兰,报父祖之仇,也难以号令周围各部。然而,**哈赤的力量却弱于诺密纳,如以力强取,势有不济。因此**哈赤与噶哈善、常书、杨书三位首领取得一致意见,即表面上迎合诺密纳的心意,建议合兵前去攻打巴尔达城。诺密纳以能联合攻打自己的仇敌,极为高兴。当两军集结以后,**哈赤就以诺密纳的甲、仗等军器较多为理由,让诺密纳的士兵先攻。诺密纳害怕先行进战吃亏,死不肯同意。
**哈赤又进一步提出条件:你的兵既然不肯先攻,可以把你的盔甲、兵器借给我军,这样此城一定能攻破。诺密纳不识其计,只想贪便宜,就将全军的盔甲、器械统统交出来了。**哈赤急令军士披甲戴盔,手持武器,全部武装起来。接着**哈赤一声令下,便将诺密纳等杀死,命令大将安费扬古率军回师,夺取诺密纳的本部萨尔浒城。顿时,全城陷落。**哈赤立刻入城,安顿军民,对于降民不加杀害,夫妻离散的使其团聚,仍令居住在萨尔浒城。智取诺密纳的萨尔浒城壮大和武装了**哈赤的军队,为他进一步统一建州各部,追杀尼堪外兰,采取更大的行动扫清了障碍。
众人皆知,坚定的意志对于成就事业的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战争的指导者没有非凡的意志力,便不能指挥胜利的战争。**哈赤起兵的初期,在艰苦、严峻的战争中,就充分地表现了他那种非凡的意志力。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正月,**哈赤知道叔辈李岱要引哈达兵前来侵犯,就统兵前去攻击李岱所驻守的兆佳城(今辽宁省新宾县下营子赵家村附近),一路上,大雪纷飞,山势险峻,道路极为难行。士卒艰辛地跋涉到噶哈岭(在兆佳城东),全军将卒都有畏难情绪,士气十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和清朝有个约会】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章〗地址https://wap.xbqg9.net/4/4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