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1/4)

个女子非同一般,既有美貌,也有才,并且是神态镇静,毫不害怕,不是用威逼可以屈服的。【网】臣请陛下今晚万几之暇,务必召见她一次,当面一问,听她对陛下吐出真情。”

李自成摇摇头,微笑:“秦王府和晋王府都有上千宫女,两府的宗室也都有众多女子,都是你点名处置。你不是刚进城的乡巴佬,没有见过世面。这个宫女真的有出众美貌”

吴汝义:“臣不敢有欺君的话。”

李自成又问:“这宫女叫什么名字现年几岁”

“她的名字叫费珍娥,虚岁十七。”

李自成露出微笑,完全明白了吴汝义的用心。站在他身后的牛、宋和李岩也都心中明白,互相交换眼色,轻轻点头。李自成年将“不惑”,尚无子嗣,不仅是李家的一件大事业是大顺朝的一件大事。当李自成离西安东征之前,皇后高桂英曾经当面嘱咐宋献策和吴汝义,也通过红娘子嘱咐李岩,进北京后要留心为皇上物色一个妃子。但是李自成同张献忠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听了吴汝义的话也动了纳费珍娥为妃的念头,在表面上却不肯流露出他急于召见的意思,先命吴汝义平身,然后以无动于衷的态度随便问道:

“你刚才,这个费珍娥还有才,何以见得”

吴汝义躬身回答:“臣不敢随便妄言,臣听寿宁宫的管事宫女言讲,崇祯很夸奖费珍娥的才好,称她是宫女中最好的女秀才。”到这里,他将费珍娥的一卷仿书呈上。

李自成虽然半生戎马,不善书法,但他平日喜欢读书,也喜欢欣赏别人的字,此刻看了费珍娥的娟秀字体,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点头。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身份,所以他没大声好,只是看了两张仿纸,含笑点头,将一卷仿书递给了牛金星,在心中默想:这个姓费的宫女既然容貌很美,又有才,不妨召见一次,再作决定。

牛金星和宋献策、李岩共同观看费珍娥的仿书,都对这仿书发出称赞。宋献策因看出来李自成已经有意将这个费宫人纳为妃子,更是出些“溢美”的话。当然他的称赞话并不离谱,例如费珍娥的字是以欧字为底,赵字为面,又从她仿上填的字看,显然习过灵飞经1,这些话都使牛金星和李岩点头同意。看过仿书,宋献策向李自成躬身建议:

1灵飞经唐朝书法家钟绍京所书的楷字帖。

“既然这个费宫人自称有话要向陛下面奏,请陛下回寝宫后召见一问。”

李自成淡淡地回答一句:“今日初进北京,诸事繁忙,等闲的时候召见她吧。”

因为天色已将黄昏,李自成草草地看了一下三大殿,便命几位大臣各回衙门去处理要务,又命吴汝义去刘宗敏处,将已经寻找到崇祯尸首的事告他知道,于是他在李双喜和武士们的前后扈从下回武英殿去。

宋献策的军师府设在明朝的戎政衙门1,所以他同李岩在内金水河南边送李自成出归极门右顺门以后,再同牛金星拜别,然后转身往东,步出会极门左顺门,从华门的南边出东华门卜马。当他们快出东华门时,宋献策拉住李岩止步,声道:

1在东城灯市大街,戎政,明代宫职,掌京营操练之事。

“林泉,皇上年近不惑,尚无太子,这是我大顺朝臣民所关心的一件大事。适才皇上听了吴子宜的禀奏,又看了一张价书,已动了采纳费宫人为妃之意。此为我大顺朝一大好事,足下位居副军师,为朝廷密勿大臣1,理应劝皇上召见费氏,何以默无一言”

1密勿大臣参与密议的大臣。此处的“密勿”作“机密”解。

李岩笑一笑,道:“愚弟受陛下殊恩,谬蒙以国士相待,正患无以图报,岂不关心陛下尚无太子的大事况在长安启程之时,关于为皇上物色妃子一事,贱内曾传下皇后懿旨叮咛,愚弟岂敢忘怀只是”

“尊意如何”

“弟有一点浅见,只敢对老兄出,望勿使同僚闻知,也莫让皇上知道。”

“你我多年知己,无话不谈,请足下快出来吧。”

“以弟碌碌浅见,皇上初来北京,应以安邦建业为急务,首先昭示天下,废除前朝一切苛政,更要紧的是从今废除三晌1,永不再征;其次是号召京师及各地前明官吏,只要诚心投顺,照旧录用,但对贪官污吏一定严惩不贷,以其家财赈济饥民。北京虽为明朝皇都所在,但辇毂之下,贫民甚多。平日江南财赋与米粮,赖漕运源源供应北京。近来漕运已断,北京官家尚可支撑一时。贫穷民,家无积粮,马上就有饥馑之忧_如何平抑粮价,救济贫民,安定人心,虽然困难甚多,但亦刻不容缓。还有,欲求安国定邦,建立百世基业.必须广罗人才。自古英雄创业,可以马上得天下,而不能以马上治之。北京为天下视听所系,亦是人才荟萃之地,陛下到北京后首先急务应是招纳贤士,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今日陛下一到北京便留意选妃,虽出自臣下忠心”

1三响万历末年因为对满洲用兵,三次共增加田赋520万两,称为辽饷,至崇祯朝因“剿贼”军兴,相继增派剿饷0万两,又为练兵,增加练饷0多万两。合称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李自成】最新更新章节〖第344节〗地址https://wap.xbqg9.net/21/2145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