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行,阴阳,太极,无极(2/2)
至东汉,郑玄、荀爽、虞翻等承之,象数易不止用於占断灾异,且用之於解经,此时易纬之书实為象数易思想之代表。
象数易沿至东汉之末,繁琐而荒怪,乃有王弼注易之事。王弼易注扫象数之说,归於义理解易,可说是两汉象数易的结束。
宋元明易数及图书之:自王弼以后,佛大盛而易衰微。至宋代,易始再復兴。宋、元、明三代易头绪纷杂,约言之,周濂溪首推出太极图说,后来发展成為一支。
邵雍的先天易数独成一支。程伊川、张载虽有别,总可归於义理一支。而河图、洛书之,普遍盛行。此外,由於世衰之故,有不少隐士著书,多承象数之,见於道藏。此一期易,至明季世,来知德可以视為易数及图书之的结束,而王船山可以视為义理之的继承者。至清世,虽有惠栋、焦循等研究易,已不足言有大创建。
道:道為易经哲的思想实质,易经之所以被称為哲,以有其道在。何谓道?古今思想家只可以就某一方面言其义,无法作周全的形容。
大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1、道是形而上的。2、道是普遍的法则。3、道是流行义,有生生万物之德。4、道是一。5、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义。
象:象為表现道的思想符号,易经哲创立在字未发明之时,最早即以象表现道。象可以分為:1、八卦。2、六十四卦。3、各种形式的卦图。
术:术谓筮术,乃周王所创立。其法以五十蓍策,辗转计算,得出卦象,再根据卦象及卦爻辞以占断吉凶。术之义同於象,也是表现易道的一种方法。
数:易经哲中数的发展,极為复杂,因為卦象本身即与数偕来。有天地之数,即由一至十,奇数為天数,亦為阳数;偶数為地数,亦為阴数。有命筮之数,指筮术中之七、九、八、六四数。
有先天、后天之数,乃象数易中合干支所讲。有先天易数,乃宋邵雍易所用。
字:易经中字部分乃后起,指卦辞、爻辞,及十翼之。字、术、数,与象同為表现道的工具。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行,阴阳,太极,无极〗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5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