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2/2)

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歷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教育部僉事。

这时,他经歷一段思想苦闷时期,对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

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化运动,併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校教授和北京大兼职讲师。

(註:鲁迅当时在北大兼职讲师,并不是北大职工。因為当时蔡元培校定规,到北大任职,必须辞去原来职务,而鲁迅当时在教育部里担任僉事一职。这裡往往被写北大歷史的人搞错,生拉硬拽把鲁迅也当成北大职工。)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為笔名,在中国杂誌《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狂人日记》。

1921年,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阿q正传》。

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1924年,诺贝尔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坛对於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於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為「做了一瓶香水」。

鲁迅共做了14年的中华民国政府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是夏曾佑),歷任第1科科和僉事(辅助司的高级幕僚)。

主要的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执笔案「统一读音,不过改良反切,故以合於双声迭韵的简笔汉字最為适用」)。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八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地址https://wap.xbqg9.net/20/2045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