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百里行军(1/2)

此处是离费城潜龙渡约摸百里左右的一处平地,南临之地唤做冷月岗,是一片山势较险地带。烈真的十七万大军便囤积在此处,从冷月岗上看下,去,黑压压的一片,光是马匹就占据了整个军营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当真是人嚎马嘶。

达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跟着苏门烈真千里迢迢到这大胤的地头上来厮杀拼打,但他却清楚地认识到,今年的白毛风,跟记忆中自己被卖掉的那一年,一样冷。他思索着,今年那些个留在漠北的老弱,只怕要冻死大多半了吧。也不知道,当年卖了自己换了十斤馍的父母有没有在那场灾难中活下来,总之,达臧再也没见过他们。

他甚至有时做梦的时候梦见过自己的父母,只是为何那一张张脸,总是那般模糊,看不清楚。

太阳渐渐升起,逐渐高过从他视线看过去的金帐,圆的就如同蛋黄一般。整个大军没有以金帐为中心一圈圈围起来,独独是苏门烈真的金帐屹立在最东边,只在二十里开外布置了岗哨。可汗说,自己的帐篷要立在最东方,这样,便可以闻见云江的气息了。

达臧抽了抽鼻子,除了三月间花草清新的气味之外,并未闻到水气的味道。正在此时,大帐的虎皮门帘被挑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金帐中走了出来。阳光照射在他身上,形成了光华。那是漠北最强壮的雄狮。在他的身后,是七皇子苏门贺同。这孩子是达臧看着长大的,虽然性子阴沉了些,但却有些手段。

一阵高亢的鹰嚎,刹那间穿过云霄。天际极速飞来一个黑点,刚开始只像那蛋黄中间的一点杂质,不过扎眼的功夫,已然变成一只雄鹰状。

这只鹰翼展比其他的雄鹰要长上一些,只见它控制着翅膀滑翔,霎时间便落在了金帐外苏门列传真的手臂上。捕这只鹰时,达臧也参加过,那时他还是个奴隶,负责在手臂上绑着生羊肉去引开巢穴中的母鹰。而苏门烈真便带人掏了那个鹰窝,一共得了三只雏鹰。

但雏鹰认生,另外两只硬是活生生地给饿死了。苏门烈真听说用人血可以养鹰,便让达臧每日放血,这才让这只雄鹰慢慢的恢复了生机。他轻轻抚了抚胳膊上一条触目惊心的疤痕,那便是养鹰时留下的。

听说此次可汗得了训练雄鹰的秘法,每个驯鹰师都用自己的鲜血喂过雏鹰。想到此处,他心中略微好受一些。本来作为奴隶的他,主人要他死,他便死了。像如今这般不仅得了平民的身份,还做了虎豹骑的将士,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一通牛角号吹过,人出营,马出厩。这十几万骑兵以轻骑居多,其中真梵部的本部军士有五万人,其余的都是各族凑来的将士,虽然目前都归他这个大盟主统领,但哪个部族的可汗不想在这一战中保存自己的实力?众人各怀私心。

晨间操练之后,烈真已然下令大军吃过早饭后开拔。前军八万,成扇形东进。中军五万,都是烈真本部族的士兵,个个都虎背熊腰,且看去,都是精兵良将。后军四万,大部分都是步卒,浩浩荡荡地跟在中军之后。

烈真的金帐已然被收了起来,光是帐篷外的皮子就用马车装了整整四车。漠北人千百年来早已习惯了这种游牧的生活,是以对帐篷的拆卸来讲都熟悉异常。否则那么这大军无数的军帐,只怕拆卸都是个麻烦事情。

达臧混在中军的虎豹骑中间,离着大纛最近。前军虽然速度放得较缓了,但扬起的尘土还是遮天蔽日。可汗自然有着一辆大胤皇室出行时的马车,那是抓来的大胤工匠造的,虽然粗糙了些,但明黄的帷帐间挂着的各种宝石,也极尽奢华。

行到中午,日头挂上中天,虽然是初春,风中还留着料峭的寒意,但将士们经过半天的奔驰,又穿着皮质软甲,还是出了一身汗。

烈真下令驻军埋锅造饭。他下了车,之间南首处一条苍莽的山脉延绵起伏,恰似一条伏卧的巨龙。巨龙的北边,是一大片丘陵,偶尔有些山岗,原本那些突起的山包上长的树木此时已然被砍伐殆尽。那是星家的人指挥着干的,他们设计了几架攻城的利器,从青关同太牢关的战事来看,却是好使。只是已然毁去了两架,这才安排人重新砍伐树木现造。

此时后军的步卒就推着三辆似城楼梯非城楼梯的事物,外面看似比城楼梯要简单了许多。但若仔细看去,却发现里面构造精细异常。

城楼梯的盾面多数是垂直排列,可以将推动的军士躲在后面,但若是从高处来的箭矢,便只能靠着盾牌手们举着盾牌阻挡。但这几辆城楼梯的盾面却不是竖直立着,而是由上面的木质齿轮带动,可调节城斜向,这样底下推动城楼梯的人便如同打了一把坚硬的伞一般。任由上面羽箭纷飞,却只能听到砰砰的声音。

还有好些地方照大胤的城楼梯改动过,不一而足。

烈真站在马车上,望着那苍茫的太泽,苏门贺同坐在马上,跟随在他身边。烈真感叹着道:“同儿,若是父汗这次真能入主中州,越过这片苍茫的太泽,便给将你娘亲的遗骸迁到她老家去。好么?”

原来苏门贺同的生母是大胤水帆城的人士,她还在十一二岁时,父亲带他到边关做生意,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 百里行军〗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