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残(2/3)

他在心底暗道着,似乎,当年的豪情又重新回来了,花白的须发竟然有了些许颤抖。

星光移动了些许,帐外的内侍已经过来请示了一次需不需要传膳,需不需要掌灯的问题,都被李玄疏不耐地挥手打发。

他正在思考一个问题,秦可籍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若是真要入兵漠北,金城何在?

两人对望一眼,秦可籍稍稍低头表示尊敬。李玄疏此时却丝毫没有在意君臣之间的礼数问题,语气略带焦急地问道:“秦老将军,听我们的人说北边的白毛风刮得厉害。若是此时派人深入漠北,趁此时漠北内虚,将漠北的大概地形图绘制出来得耗时多久?派多少人合适?”

秦可籍略微思考了一会道:“老臣以为,可以不用现下一兵一卒。莫若让我们安排在漠北的人和天同盟的人合作,以那些人的身手,只怕这沙盘北面的空白,很快就会被填上。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他曾在花英远和轩辕尘飞面前就用过“家事”二字,自然是觉得李玄疏和李昭然的关系就算再恶劣,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总是要一致对外的。所以他此时才提出了同天同盟合作的想法来。

正当李玄疏面露难色考虑之时,秦川隔着沙盘上的光线道:“若陛下真有荡平漠北,开疆裂土的豪情,微臣这有漠北大致地形图一份,此乃家师当年云游漠北时信手所绘,但却也详细地标出了金城的所在。”

李玄疏闻言大喜,从九龙椅上走了下来,绕过照在沙盘上那些朦胧的光线,定定地望着秦川道:“此话当真?”

“微臣不敢有所隐瞒。”秦川拱手答道。

李玄疏仰天笑道:“好,好,天佑我大胤,天赐我大胤少年英雄。”接着又道:“不知此图现在何处?”

秦川看着李玄疏真性情的流露,也微微笑了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探手入怀,掏出了一张老旧的羊皮地图来。

秦可籍此时也走了过来,搬了个小茶几与沙盘并排放着。秦川借着星光,摊开了地图。

羊皮上用朱砂和黑炭绘制着分明的线条,虽然已经历经年月,虽然那张羊皮已经没有了膻味,而且已经略微泛黄。但那些线条依旧很清晰,甚至山与山,湖与河之间的间隔路程都标得很清楚。

李玄疏略带感慨地问道:“秦川,朕不知道你家师为何人?居然走过了如此多的地方。”

秦川指着地图往西略靠北,用黑炭圈出的一个不规则的,却有些像骏马的空缺道:“家师一介闲云野鹤,于我也是偶然认识。我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自己称自己‘青衫客’。他曾跟我说,他不记得是哪一年云游漠北,在漠北的云鄱湖做了一冬钓叟,钓了三两白雪。于是,便有了这张地图。”手指所指,正是云鄱湖。

李玄疏又是一阵感慨:“青衫客,好一个青衫客。青草漠北地,衫重夜自凉。客来有好酒,士必论无双。”

听着李玄疏吟着这首诗,秦川忽然觉得这诗必然和师傅有关,连忙道:“陛下吟的这首诗是什么诗,是否和家师有关?”

叶秋一直是秦川心底最大的秘密,他一身本领不仅来自叶秋。而且叶秋也曾说过自己是受人之托,直到前往九叶城的前天晚上父亲跟自己说出了自己的身世,他这才意识到叶秋可能跟自己的亲身父母有关。然而如今叶秋已经行踪若萍,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茫茫人海,万里江山,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所以他听到这首诗的时候以为是叶秋留下的什么线索,才如此着急地问李玄疏。

李玄疏的目光从云鄱湖那块挪开,落在了标有金城的那一块道:“此诗歌是萧子元将军离开军营后出青关,入漠北时写的。实际上是写给当年名将颜秋的,从这最后一句便可以看出‘士必论无双’。据史记载,当年颜秋拜将之时曾得皇帝亲书四个大字‘国士无双’。”

秦川得到如此答复后有些失望道:“就是那个‘沧浪存诗,天下布武’的萧子元?我听师父说过他,师父对他也是佩服得很。”

秦可籍看着那副有些残旧的地图道:“陛下,依老臣看这副地图已经很是详细,莫若先拓几份,让李宗哲他们研究研究,改日再商议出兵对策?”

李玄疏那依旧看着那幅地图,头也没抬道:“不,这地图先放在朕这里。对于地图的事情就限我们三人知道,对于出兵金城一事也需守口如瓶。待我们议定好了,再通知他们执行就是了,这些事情,我还是做得了主的。”说话间目光竟有了一丝阴狠。

秦可籍听完赶忙吿了个罪,陪笑道:“陛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老将军不必拍这些马屁,我只是担心漠北的细作将计划偷听了去,好让烈真那个老贼做好准备。”李玄疏爽朗一笑,又道:“来,来,今日不谈这个了。天色已晚,该是过了用膳的时间了。两位爱卿不若就跟朕在这军议大帐用膳算了,来来去去,总是麻烦。明天渡江之后还得商议分兵一事。毕竟,太泽山脉那千里防线还是得防着啊。”

秦可籍和秦川赶紧应声“诺”。

李玄疏抬手一挥道:“来人啦,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残〗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