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云江誓师(1/3)

云江的潮水在每年的龙抬头时分算是最为声势浩大,南岸虽然地势较低,却也有许多礁石突起,是观潮的好地方。不过据说观潮最好的位置还是在背水湾附近,五六米的落差,潮来之时的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数千万钧的水带着雷霆之势击在北岸的山岩上,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正犹如世间万事都有对比一样,文人骚客如此歌颂背水湾的潮水,自然就有人赞美那些立在岸边,被惊涛拍打了数千年却岿然不动的山石。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李玄疏站在南岸最佳的观潮台上负手而立,羽扇纶巾,沐着阳光中那些折射出万般色彩的小水珠,惬意非常。

秦可籍一身细铠,手扶腰间佩剑的剑柄,在他身后傲然而立。虽然须发皆白,虽惊涛若雷霆,但犹自面不改色。王伦、李宗哲、孔方以及燕非、花英远、轩辕尘飞一干人等皆立于其身后,一个个都气宇轩昂,神润丰泽,都是大胤的大好儿郎。好一派明君顺臣的景象。

潮涨潮落间,李玄疏背对着众人的眼神如照射在被巨浪击起的小水珠上的彩光一般流离。在一个巨浪粉碎在对面山石上时,他开口道:“听说前两日中军营地被漠北人探了?”

李宗哲闻言冷汗顿时就流了出来,若不是着着铠甲寒衣,说不定就看见湿了背透出来的汗水了。他定了定神,回道:“末将该死,龙帐遇袭,是末将的失职。恳请陛下降罪。”

江上一阵风吹过,又一个浪头一波赶着一波越聚越高,朝着对岸的山石拍去。李玄疏淡然道:“漠北人探营显然是早有准备,你不必自责。只是他们将我们的大军布防打探得如此清楚,已经过去两天了,军中还未查出细作,这倒是你们的不是了。”

李宗哲本来听着前段“你不必自责”所有的冷汗已经化作了一口闷在胸中的气,随着几个深深的呼吸排了出去了。却又听见那句“这倒是你们的不是了”,冷汗复而又流了出来,杵在那儿,不知道如何回话。

其实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今儿个陛下是绝不会再去追究李宗哲防守失职一责。只是想听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已。这李宗哲虽然是陛下的表亲,但从小就不爱习文,就爱舞刀弄枪。十三岁便随着卫北大将军方洪戍边青关,常年跟漠北人交手,打仗是一把好手。

直至他二十二岁时,方洪失势被调防月放城做了一城都护,他也回京领了一个将军职。本来禁卫军和御林军统领一职是打算给他,却不料漠北人南下,这才点了他一个中将军。说起来李宗哲打仗虽勇猛,却识不得几个字。说白了,只有将才,没有帅才。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大元帅的虎符没有到他手中,一方面是李玄疏本就不想给他,只是拿这件事情试他而已,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而且借此机会也向自己那位皇弟表了衷心,何乐而不为。这便是政治。

李宗哲憋了半天硬是没有觉出谈话的关键所在,无奈自己府中养的门客一个都不在身边。若说战场上把握时机,果断决绝,自己断然不在话下,却偏生不会同心思重的人打交道。不过塞翁失马,他还记得有一次进宫时,跟母亲还有皇太后一起进膳时说起他心思简单来着。不过皇太后却笑着对自己的妹妹说:“这是你有福气哟。”

秦可籍看李宗哲不知回答,望了一眼那个背对众人,眼神投注在苍茫江水上的背影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漠北人的细作自史将军叛乱之后,在大胤经营了许多年,恐怕这排查细作一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他这番话说得很在理,而且大战在即,军心不可乱。看似给李宗哲解围,实则是收买人心的买卖。

李玄疏嗯了一声,目光略往东边转了转,那是费城的水寨所在,虽极目远眺,却依旧可以看到水寨的宏大规模。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座高出江面很多的水塔,一个浪头朝着水塔的底座拍去,却也只溅起了一片白花花的水花来。

“老将军以为,此次漠北人聚二十万南下,来势汹汹。一个月内三关俱失,我军胜算能有几何?”

秦可籍闻言,顺着李玄疏的眼神望向那片规模宏大的水寨道:“老臣以为,漠北人厉兵秣马几十年,图我大胤国土久已。此番南下,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且此次漠北众部落约盟的盟主苏门烈真,此人雄才大略,用兵诡异,实乃我大胤的劲敌。”

李玄疏听着这番长他人志气的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却又听秦可籍话锋一转道:“然,我大胤英才若星,虽然前战失利。但区区二十万漠北人,又有何俱哉。老臣不敢自比萧子元,却也有将漠北人赶出三关之外的信心。此战关键,还在那方‘玄通宝鉴’,还在那玄关所在。”

李玄疏哈哈一笑,收回了远眺的目光,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地盯着秦可籍道:“所以老将军派了精兵进了太泽,我倒是想见见这个凭借一个酒囊就破了苏门武信奸计的年轻人。”

说到此处,他又沉吟了半晌道:“只是这五十人的小队传信很是麻烦,也不知他们现下行到何处了?”

“陛下放心,臣在出发之前就跟龙阳交代过,让他一路刻下记号。臣亲自挑选的三千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一章 云江誓师〗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