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金城(1/2)
御书房中,李玄疏手握一封机密信函,正凑在明亮的灯光下读着。
自他接手天同盟以来,那本烫金的花名册,已然不知道换了多少页。果然如李昭然所料,大部分人,都被清除出天同盟,而李玄疏也安插了自己的亲信人进来了。
“杜虎。”李玄疏将那封信函读完之后,压在了一堆奏折之下。露出了绝密的火印。
内侍挑开了帘门,杜虎走了进来,着一身青衫。
他朝李玄疏行了一礼,躬身待命。
“你速速去往轩辕六城,告知同虚道人,若是有机会,便将龙阳身边的老者的头颅取回来。另外,你拿我的密信,交与轩辕家主,轩辕神风。”说着,从奏折中抽出了一封涂着火漆,盖着绝密印宝的信函,交与杜虎。
待将一切忙完,已然是月上中天。内侍李公公已然提醒自己,今夜要去哪位贵妃宫中留宿。
李玄疏坐在龙椅上,将身子往后面靠了靠,双手放在头后枕着。他心中一阵惘然:这后宫三千佳丽,又岂能比得上流苏一人?只是,自己这种心思谁又能猜透。而流苏,居然在龙阳逃走的第二个晚上,失踪了。
如今同虚道人的密信中清楚的说了,流苏在龙阳身边。
李玄疏的眼神中瞬间散发出恶狠狠的光芒,一闪即逝。为了统一大业,为了千秋万代,便是谁挡在自己面前,自己也会毫不留情地朝他(她)挥刀。
御小说架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竹筒,没有任何标记,摆在了角落的位置。那却是李玄疏最看重的东西。
他走了过去,从角落中拿起了那个竹筒,伸手将竹筒中的事物取了出来。那是一卷不知什么动物的皮子,色泽发黄,想来年岁久远。
在书桌上摊开那张发黄的皮子,那是一张残图。上面标记着高低错落的山脉,还有一个红色的圈,在一团如骏马般炭黑形状的事物北方。
李玄疏伸手抚摸,那是金城的方向。他心中已然下定决心,八月十五演武大会过后,便筹措北伐漠北事宜。如今他派往漠北的探子,已然得出了一些详细的信息。
漠北撤军,二十五部联盟崩散,那些损失较重的小部落被轮番吞并。至此,漠北之剩余十六个部落而已。
其中苏门烈真大摇大摆地进了金城,自封为漠北天可汗,掌管金城事宜。若遇生死存亡之际,有号令各部首领聚盟的权利。
按理来说,本该趁漠北内乱之际,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无奈琐事繁多,且扯上了《长生卷》这桩大案,他便再也没有北伐的心思了。
“什么时辰了?”半晌,他重新收拾好那张残图,问道。
李公公在帘子外扯着怪异的嗓音道:“禀陛下,酉时一刻了。”
李玄疏眉头一皱:怎么这么晚了?
“摆驾长乐宫,我要去给母后拜寿。”他一边说,便一边走了出来。
李公公赶紧挑起了帘子,见陛下走了出来,这才跪下道:“启奏陛下,太后派人传过话了,说今日在佛堂念经,不希望有人打扰。嗯……包括陛下您。”
李玄疏脚步一止,小说的神色。闷哼了一声,低低道:“往年都热热闹闹做寿,今日却要念哪门子经?”
继而他提高了声调道:“李总管,准备牌子。朕要翻牌子。”
李公公被那忽然提高的声音吓了一跳道:“哎,哎,老奴这就给陛下准备牌子去。”
说完,一路小跑出去。看着他年岁已大,颤颤悠悠的步伐道,李玄疏摇头苦笑,自语道:“看来大胤真的需要换些新鲜的血液了。”
一轮冷清的明月悬在天际,照着茫茫万里草原。
草原之上,还有或大或小的,被白色覆盖的一块一块的事物,走近一看,才发现竟然是冰雪。
时至六月,漠北的天色每日还是阴沉沉的,一到夜间便寒冷异常。整日里看不见太阳,就连往年四月间便完全消融的冰雪此时也还盖在那些已经被冻死的草根上。
达臧站在金城的城墙头上,看着头上无比清晰的月光,心道:这乌云总算是散开了,想必明日便有暖烘烘的太阳出来了罢。
大胤一战,漠北全盘皆输。幸好撤退及时,还保存大部分漠北士兵的性命。真梵部倒是实力没有削弱多少,在吞并了几个小部落之后,只怕实力反而有增无减。
城墙的下方,人围着一圈又一圈,那都是各部的老弱妇孺,在这严寒的天气中想入金城避难的。却都被烈真拒在了门外。
他忽然想起二十几年前,自己还很小的时候,也是冰冻异常。他和父母一同逃难至金城。那时,漠北尚未约出盟主,金城是自由之城,但却住着各族的富贵人家。金城及方圆十里不能动武,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那夜,他只记得特别寒冷,冷得自己都快说不出话来了。他和父母缩在了一个街角,忍受着飘飞的雪花,还有刺骨的寒风。与许多人一样,等待着死亡。
他只觉得,朦胧之中,有火把的光芒照来。不知道是幻觉,还是饿昏了头。总之,他见到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浮沉录】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金城〗地址https://wap.xbqg9.net/2/212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