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7 节 非洲军团出击(3/6)

李从就是从华盛顿买来的这些东西,售价可绝对不低的,每把售价都高达350美金的,虽然美国人感觉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的,但是在能源集团工程师的改装下,他就是一把非常厉害的东西了,至少在现在世界各大国的冲锋枪中还没有哪一个可以超越他,就算是能源集团的一些研究成果也不可以,但是能源集团有一些比较朝前的技术,融合之后,他就绝对是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冲锋枪了。

公布的krissmk5样枪的外形非常简陋和古怪。由于当时并未公布它是怎样转移后坐冲量的,所以从外观推测,可能是由于枪管轴线低于小臂和拳心的延长线,运用这种人机工学设计来地减少全自动射击时的枪口上跳及抵消后坐力的影响。krissmk5样枪采用长3-英寸约95.3mm)的不锈钢枪管,在枪管前部嵌套有4块宽铝环,用于模拟消焰器的重量。射手如果要双手射击,非射击手就只能抓住枪管上,为此枪管外包裹有一个海棉制的隔热套,所以有些人建议应该重新设计和延长弹匣插座,使它能兼作前握把,或设计真正的前握把固定式或折叠式,在真正的士兵使用过之后,能源集团的士兵们发现他的后坐力真是小的微乎其微的,绝对的杀人利器,这三百五十美金可没有白花的。

该枪发射.45ac弹,由于只能全自动,而且射速高达每分钟

500发,很耗弹药。所配弹匣是用m1911a1手枪弹匣改装的,7发子弹一眨眼功夫就打光。设计师也明白到对于冲锋枪来说这射速是过快了,所以他们计划让射速降低到大约850发/分。不过在一支重量不足4磅mk5重3.9磅,设计的目标重量大概在3磅左右)的小型枪支上以

200发/分的高射速发射后坐力较大的.45ac弹,绝大多数射手都会认为不容易的控制,然而krissmk5射击时却很轻松,据试射过的人说其后坐感甚至比1911手枪还低。

由于krisssuerv的后坐力低而容易控制、外形紧凑小巧而方便携带,因此很适合cqb或供非一线战斗人员用作自卫武器。但据体验过的人反映mk5的扳机行程有点过长,而且扳机力较重。另外对于习惯使用传统装填拉柄的射手来说,mk5古怪的装填拉杆在弹匣插座的后面,向下拉出来装填,就是视频中那个会上下**的条杆)会很不适应。另外它的枪管也太短,这对于精度方面是个问题。不过tdi公司的人说mk5的基本目的只是用于示范它的设计原理,在以后的型号中会作出调整,另外还计划设计30发容量的弹匣,或通用汤姆森冲锋枪的30发弹匣。据tdi公司宣称,krisssuerv冲锋枪可以适合其他口径,所以推测将来还可能出现9x19mm或.40s&口径型。

在能源集团的工程师经过修改后,射速降到了600发,但是却装上了一个小型的装置,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其实那就是改装成空气枪的一个欠揍,只要需要的话,可以让士兵在五分钟内把他变成一个空气枪的,到时候这个战斗力可就是十分的惊人了,只是暂时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的。

就在李从看着枪支的时候,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了遮天蔽日的nyy01运输直升飞机,这种直升飞机也是今年刚刚投产的,就是仿造美国的支奴干大型运输机,也就是在电视上经常看见的那种前后各有一个螺旋桨的飞机,首批制造出了260架,都全部过来了。

ch-47支奴干直升机chinook),是一种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发并制造的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的中型运输直升机。其双旋翼纵列式结构contra-rotatingrotors)剔除了一般直升机的尾部垂直螺旋桨,允许机体垂直升降,而且时速高达165哩。其首要任务从部队运输到炮台战场补给。ch-47已经被外销往16个国家,最大的消费者是美军和英国的皇家空军。

这种飞机经过能源集团的改装后,适应能力更强。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可在恶劣的高温、高原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可进行空中加油,具有远程支援能力。部分型号机身上半部分为水密隔舱式,可在水上起降。运输能力强。可运载43~45名武装士兵,或运载1个炮兵作战杏,还可吊运火炮等大型装备。具有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其玻璃钢桨叶即使被23毫米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射中后,仍能安全返回基地,这在直升机中算是很强悍了,在制造出来后的一次实验中,12.7毫米的机枪朝着这架飞机扫射基本上都没有出现任何的差错。

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运用ch-47实施兵力机动、火炮吊运和物资输送任务,对美军广泛实施的机降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造型奇特的“支努干”在海湾战争中,曾被广泛用于建立加油与补充弹药站,支援纵深作战,执行远程救援等任务。在地面作战开始的第一天,就为地面部队运送了595526升的燃料和大量的弹药、食物和水,并为地面部队空运了榴弹炮。该机主要装备美101空中突击师。在海湾战争地面战斗阶段,该师由南向北大规模机动和在伊军前沿阵地后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能源集团】最新更新章节〖第 1417 节 非洲军团出击〗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626/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