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转机(3/4)
有仗势做点什么出格事儿的?皇上素日不计较,不代表不知道,只不过是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不想计较,也不屑计较罢了,一旦皇上认真计较起来,谁又能幸免?所以我才让你摆明车马的支持皇上立宁王呢,咱们家到底与徐家牵连太深,不一开始便把态度表明了,谁知道将来新帝登基以后,咱们家会是什么光景?如此咱们家也不算堕了‘纯臣’的名头,咱们家从头至尾都是按皇上的意思来行事的,不只是冲的宁王,与贺昭父子可大不相同!”
说句不好听的,也是为将来一旦有什么惊天巨变留一条后路,虽然这样的事目前看来可能性并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一万,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先有备才能后无患的。
陆明萱虽随张嬷嬷一道出了陆老夫人的内室,心却仍留在屋里,抓心挠肺的想要知道陆中冕口中的‘所幸这样的日子应该快到头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希望不是她想的那个意思。
可希望归希望,她心里却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觉得事情极有可能正朝她所最不希望看到的那个结果发展:宁王此番真要被立为太子了,届时凌孟祈可该怎么办?
有皇上在一日,碍于罗贵妃,他还能勉强保住身家性命,一旦皇上驾崩,宁王以储君身份登基做了皇帝,凌孟祈处境危矣,除非端王能在皇上驾崩以前便将宁王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再不然就是宁王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让皇上不得不下旨废了他改立端王;更甚者端王直接起兵造反!
可现在的情况明显是三者都不可能,皇上有了所谓新宠反而更看重罗贵妃,二人的感情也在经历过暴风雨之后,越发的牢固稳定了,要想让皇上废宁王立端王,除非罗贵妃先死去,宁王没了最大的护身符。
那么问题便又回到原点了,凌孟祈能活到今日,还能做到正四品同知,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都得承认这与罗贵妃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一旦罗贵妃死去,不用等端王取代宁王上位,指不定皇上与宁王已先要了凌孟祈的命。
而让端王弑君杀父,则比让皇上当下不立宁王反立他更不可能,强势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后,尚且只敢将高祖李渊尊为太上皇“荣养”着,不是陆明萱看不起端王,觉得他一定不如唐太宗,实在是唐太宗至今也就一个而已!
陆明萱不由焦急的等待起天黑来,这些日子朝堂上立长和立贤两派官员的互相攻讦凌孟祈都有跟进告诉她,如果今日朝堂上真出现了什么大转机,她相信他晚间一定会来找他。
让陆明萱没想到的是,不必等晚间凌孟祈来找他,她便已知道老国公爷口中所谓‘大的转机’是什么了,却是陆老夫人告诉她的。
老国公爷与陆中冕说了一会儿话,眼见陆老夫人已然累了,遂叫了张嬷嬷与陆明萱进去服侍,他父子二人则去了老国公爷如今设在荣泰居的小书房继续说话儿。
陆老夫人由着张嬷嬷与陆明萱服侍她躺到床上后,才压低了声音笑向陆明萱道:“方才你大伯父说,皇上今儿个恩准了唐阁老告老还乡,却是因为唐阁老前阵子曾反对皇上立宁王为太子,连堂堂首辅都因反对皇上立宁王而落得如此下场,可以想见皇上立宁王的决心,待宁王做了太子,孟祈也算是熬出头了,将来你的大福气且在后头呢!”
大福气?明明就是大晦气好吗!
陆明萱好容易才强忍住了差点儿就要脱口而出的恶言,勉强笑道:“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没有大福气,得等真到了那时候才知道!”
脸上虽勉强在笑,一颗心却早已沉到了谷底去,万万想不到皇上竟对罗贵妃母子看重到这个地步,就像陆老夫人方才说的,连堂堂首辅都因此被变相的贬斥了,谁还能阻挡得了皇上的决心?
陆老夫人却是真为陆明萱高兴,不然这样的事,她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告诉陆明萱,因又笑道:“以后的事是没人说得准,但贵妃对孟祈的看重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难道她还能白放着自己的亲儿子不抬举不重用,反去抬举重用旁人不成?你这孩子,有时候就是理智得过了头!”
陆明萱暗自冷笑,罗贵妃自然想抬举重用凌孟祈,可将来当皇帝的人不是罗贵妃,而是一心欲置凌孟祈于死地的宁王,她不理智能行吗?
几乎就要忍不住将宁王之前对凌孟祈的事告诉陆老夫人了。
可话到嘴边,到底还是忍住了,这一年多以来让她老人家不开心的事已经太多了,自己又何必再雪上加霜,让她更不开心呢?横竖告诉了她也是于事无补。
便只是笑道:“希望真能如您老人家所说,凌大哥至此真能苦尽甘来罢!”
晚间凌孟祈果然来了空翠阁,一见陆明萱便满脸凝重的把唐首辅被迫致仕之事说了,“……如今慕容恒被立为太子之事已是板上钉钉了,我们以后的路,少不得要更难走了!”
陆明萱点头沉声道:“白日里老夫人已与我说了,可我们难道就真这样坐以待毙不成?端王殿下那边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还有皇后和安国公府那边,难道就真只能眼睁睁看着宁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二回 转机〗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10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