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转机(2/4)
只能跟着失势,反而让皇上与罗贵妃冰释前嫌,瞧着感情更胜往昔,不然皇上今日的态度也不会这般强硬,他原本还想着,能拖皇上不立太子多久便拖多久,如此他们即便要将下下策付诸于行动,至少也能多些时间,谁知道皇上竟连这点时间都不肯给他们,简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哪怕拼着鱼死网破,也绝不会让皇上轻易如愿!
“臣等也以为立宁王不妥,请皇上三思!”安国公一派其他人立刻出列附议。
有反对立宁王的,自然也就有支持的,以昌国公贺昭和承恩侯罗华忠为首的宁王党立刻出言为宁王张目:“虽说本朝历来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古训,可立储却与寻常人家立嗣不同,是干系到我大周江山千秋万代的大事,明知嫡长不贤,却仍坚持立嫡长而不肯立贤,我等为人臣者,明日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帝与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坚持认为当立贤,山呼‘皇上圣明’。
安国公一派一位官员立刻反唇相讥:“就算立贤,似乎也轮不到宁王殿下罢,端王殿下的贤名可是满朝乃至满天下人尽皆知的,端王殿下又居长,岂有越过贤长反立次幼的?”
两派官员再次吵了个不可开交。
皇上强忍怒气,问以陆中冕为首的表面中立,实则偏向于宁王一派的官员们:“卿等意下如何?”
陆中冕倒仍是那句话:“此乃皇上家事,但凭皇上做主!”
然中立派另几位官员却忽然改了口,说先前认为没有‘越过贤长反立次幼’的官员言之有理,认为当立端王。
更要命的是,连惯会和稀泥,出了名的老狐狸内阁首辅唐时中都出列说:“即便不立嫡,以长以贤论,也不当立宁王,请皇上三思!”
直把皇上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原来内阁首辅在认为皇上的旨意有问题时,是可以退回去,拒不执行的,这种权利叫做“封还”,如今唐时中明确表态自己不支持立宁王,岂非意味着皇上即便下了册宁王为太子的圣旨,也不能正式生效?
满朝文武一直吵吵到午时,眼见吵不出个所以然来了,皇上只能怒声宣布退朝。
回到乾元殿后,却即刻着人传了曹指挥使来,令其搜罗唐首辅并其家眷族人的一切不法之举去,唐首辅都做到首辅,位极人臣了,家眷族人又岂有不仗势行些见不得人之事的?
不过短短几日,皇上便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着人宣了唐首辅进宫密谈。
等到下一次大朝会时,皇上便收到了唐首辅致仕的奏疏,皇上自然要象征性的挽留一二,奈何唐首辅去意已决,皇上苦留不住,只得赏了良田千顷黄金千两,恩准唐首辅告老还乡。
皇上这一手一出,原本正掐得你死我活,热血沸腾的文武百官立刻都安静了,连御史台那群摩拳擦掌嚷嚷着“武死战,文死谏”的言官御史们都露了怯,想到了皇上当年甫一上台时的种种雷霆手段,这才猛地意识到,皇上可不是前朝那软蛋似的万启皇帝,连臣工都奈何不得,如今连首辅大人都被弄回去了,他们难道还能体面尊贵得过首辅大人去不成?
除了安国公并其几个死忠的拥趸仍在负隅顽抗,坚持不能‘越过贤长反立次幼’以外,其他臣工很快都三缄其口了。
这毕竟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较量,臣工们哪怕说破了嘴唇,也可能毫无用处,皇上的一道圣旨,却足以改变任何人的命令!
这日陆中冕一回府便来荣泰居向老国公爷和陆老夫人请安,老国公爷见儿子满脸的疲色,因说道:“瞧你累成这样,莫不是今儿朝堂上又吵吵起来了?”
陆中冕无奈的点头道:“可不是,不过所幸这样的日子应该快到头了。”
“哦?”老国公爷闻言,立刻坐直了身子,眼里也变得锐利起来:“莫不是今儿有什么大的转机了?”
陆中冕正要说话,冷不防却见张嬷嬷与陆明萱正一左一右眼观鼻鼻观心的侍立在陆老夫人身后,因看了二人一眼,老国公爷便吩咐二人:“你们都先退下罢,不叫不许进来!”
陆明萱虽满心都想留下来,听陆中冕后面到底会说什么,老国公爷口中的‘大的转机’又会是什么,可老国公爷都已发了话,她再想留下也没办法,只得与张嬷嬷一道屈膝行了礼,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陆中冕这才将今日唐首辅致仕之事说了,末了咂舌道:“之前儿子便已知道皇上是铁了心要立宁王了,却仍没想到皇上的态度会强硬至厮,连一国首辅都被他逼得这么快致了仕,这下看还有谁敢闹腾,大家也总算可以过几日安生日子了。”
又叹道:“也是唐大人自己治家不严,不然何至于被皇上逼到这份儿上?总算皇上还念着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他风光告老,不至于晚节不保,不然就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尽了!”
显然皇上让锦衣卫搜罗唐首辅亲眷族人罪名之事虽然隐秘,有自家隐秘消息渠道的人譬如陆中冕依然知道。
老国公爷道:“别说唐大人都位极人臣了,就算寻常官员,谁家亲眷族人还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二回 转机〗地址https://wap.xbqg9.net/16/1610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