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川滇黔军阀混战 第一次粤桂战争(2/3)
竟是王华的娘舅;为避以甥逐舅之嫌,王华觉得自己不宜直接参与夺权;一番计议后,决定交由卢焘、谷正伦等人去干,自己则避往上海。
于是,王华让卢焘代理黔军总司令兼总指挥、谷正伦任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率部返回贵州与留在贵阳的何应钦配合依计行事;自己则远赴上海故意回避,以免世人非议。
因此,十月上旬,当川军对重庆形成合围发起攻击时,王华早已乘坐轮船沿长江东下直赴上海了。而卢焘留下少数兵力佯作守城,自己则率黔军大部也悄悄地撤离重庆,经由巴南、綦江等地返回贵州去了。如此,倒是让川军轻取了重庆;至此,四川境内已无滇、黔军的踪影了,刘存厚复主政蜀川。
十月下旬,卢焘率黔军进入贵州境内后,觉得已无大患了;于是,准备按原定计划行事。
为此,谷正伦派遣警卫营营长孙剑锋轻装先行,潜入贵阳城内与何应钦联络。何应钦闻计后甚喜,即着手准备给予策应。数日后,当卢焘所率的黔军大部抵达贵阳外围时,何应钦即在贵阳城内动手了。
十月十五日,何应钦坐镇省警察厅内指挥,派遣孙剑锋将刘显世刚从外地调来贵阳的三千游击军缴了械;接着,大开城门将卢焘的大军放入。
刘显世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赶紧与熊范舆等人逃离贵阳投奔云南的唐继尧而去,余众皆四散各觅生路。至此,统治贵州七年之久的旧兴义系集团土崩瓦解了;从而,新兴义系执掌了贵州的军政大权;因这一年是民国九年,故称“民九事变”。
且,川、滇、黔战争的同时,粤、桂之地也起烽火了。
原来,陆荣廷挤走孙中山后,将广州军政府抓在了自己手中;然而,陆荣廷并不满足于此,不但要控制两广,还欲趁皖系衰弱之时,进一步拓展桂系地盘,甚至于希图鲸吞闽、浙等地。然而,当闻知陈炯明入闽后,击败李厚基的闽军并取得了一块地盘时,陆荣廷不由得萌生了一种忧虑,心中很不踏实了。
当时,陆荣廷无非是为了将陈炯明支走,以便能让自己完全控制广东,才提议由陈炯明挂帅出征福建的。陆荣廷原料想,陈炯明是秀才出身,且手上只有区区五千兵马,怎敌得李厚基的数万闽军?让他征闽是必败无疑;即使能幸存,也定是与李厚基两败俱伤。可谁知,陈炯明也真有两下子,非但没有败北,反而将李厚基打得狼狈逃窜,并让他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岂不是弄巧成拙地倒是成全了陈炯明。
因此,陆荣廷开始将陈炯明视作眼中钉必欲拔之。
陆荣廷思虑再三后,觉得必须趁着现在陈炯明羽翼未丰、而自己的实力远优于他时,先行下手以免夜长梦多留下后患。且此时,北方的直皖战争已经结束,在北洋政府中得势掌权了的直系军阀曾与陆荣廷的桂系有过密约,双方相互默契关系尚可;因此,陆荣廷若对陈炯明动手,想必北洋政府不会干涉。陆荣廷少了这一层顾虑后,更欲放手打算倾全力出兵征伐陈炯明,希图一举将革命党人留在闽南、粤北的这股势力扼杀掉。
一九二○年八月十一日,陆荣廷指使岑春煊用护法军政府的名义下达了征讨陈炯明的命令。同时,任命桂系的钦廉镇守使沈鸿英为讨粤军总司令;桂系的潮梅镇守使刘志陆为讨粤军中路司令,滇系的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方声涛为讨粤军左路司令,曾任浙江督军兼省长的吕公望为讨粤军右路司令;然后,兵分三路齐发,气势汹汹地向闽、粤边界进军。
陈炯明闻报后大惊,想不到桂系举大军前来进犯;陈炯明在无奈之下只得做出反应准备迎战。
而此时,孙中山派朱执信前来漳洲,敦促陈炯明西进讨伐陆荣廷。
于是,八月十二日,即在陆荣廷发兵征闽的第二天,陈炯明也在漳州公园举行了誓师大会,历数桂系军阀的破坏护法、涂毒粤人等罪行;然后,起兵讨伐陆荣廷了,朱执信则留下随同出征。
陈炯明兴师后,则也分兵左、中、右三路迎战。仍由许崇智率援闽粤军第二军为右路,自闽南的永定、武平,指向粤北的兴宁;而将援闽粤军第一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由邓铿率领为左路,沿韩江而下进取潮安、汕头;另一路则由援闽粤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叶举率领为中路,出平和而攻大埔。于是,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了。
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后,桂军与粤军相向而进。
此时,陆荣廷的讨粤军合桂军、部分滇军与浙军,总兵力达十万之众;而陈炯明的粤军,虽然也有了扩充但毕竟仍只有区区二万;若论兵力,桂军可谓是泰山压顶占了绝对优势,而粤军似有以卵击石之虞。因此,陆荣廷对于这场战争似乎已是胜券在握毫无顾忌。
果然,桂军旗开得胜一路凯歌,刘志陆所率的中路讨粤军很快进抵到了粤北的潮汕地区,直迫陈炯明的闽南护法区了。
然而,因讨粤军右路司令吕公望辞去浙督之职南下赴粤是为护法而来;如今,见桂系仅为了拓展地盘师出无名地要与粤军交恶,却把自己也搭上了,心中甚是不愿;因此,桂军与粤军交战时,吕公望却按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95章 川滇黔军阀混战 第一次粤桂战争〗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