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雉河集捻军败北 太平军欲取申城(3/4)
然而,当司百龄欲表示感激之意,邀请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登舰作客时,却曹到了拒绝。尽管如此,太平天国那些宽容的举措,倒是确实令西方诸国原来的看法有所改变了,皆欲与其接触谋求改善关系。
于是,同治元年正月初四,刚在天津受过惊吓的英国参赞巴夏礼,在英国海军提督巴克的护送下也来到了天京,洪秀全也接见了他。
这次,巴夏礼竟然英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夺取清皇朝的天下;但附有一个苛刻的条件,即事成之后要与太平天国平分土地。
洪秀全闻言后心想,自己创建太平天国与清皇朝争天下要的是全部,岂愿与他人平分;若是平分了,岂不被天下人所笑?于是,洪秀全拒绝了巴夏礼的这一非份的要求。
巴夏礼见难以动,就威吓:“若不答应,我国政府可要与清政府联手打击太平天国了,可别后悔。”
巴夏礼的恫吓当然不能奏效,反而把洪秀全激怒了;洪秀全怒斥道:“吾天朝上国,安可割让国土?天国受天父庇佑,当万世不竭。汝等蝼蚁之邦,区区黄毛兵,虽纵有枪炮,安敢与吾百万天兵相敌?吾若发威,定将汝等驱入汪洋作鱼饵耳,汝速鼠窜而亡命耶!”
洪秀全着,即命人将巴夏礼轰出了天王府,只差了没有将他砍头。巴夏礼见势不妙,赶紧与巴克一起灰溜溜地逃回上海,唯恐丢了性命。
洪秀全与巴夏礼闹翻后,决定抛弃《中西永遵和约诏》,攻打上海了。
此时,忠王李秀成离开婺源后,已一路东进返回了苏州,顺路夺取了江、浙的一些城池。李秀成一个心思地想着如何“以苏州为基地,向江、浙拓展,并进取上海”。李秀成回到苏州,就又经营了一番自己的安乐窝忠王府;然后,才觉到了该清理一下打算辟作陪都的苏州城周遭的环境。正在此时,洪秀全下《旨》要他攻打上海,这与李秀成的打算正好相符;于是,李秀成欣然受命,派兵对上海发起了攻击,甚至希图一举夺取这座位于长江口的已经西洋化了的城市。
此时的上海,因清军的南、北大营已不存在,无所依托形同孤岛。镇守上海的主将为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薛焕,所统军力却不足四千;偌大的一个上海城若想处处设防,仅靠这些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眼见太平军要来犯,薛焕不知该如何是好,赶紧《奏》本请求朝庭从江、浙抽调兵力驰援。
然而,此时的清庭刚从辛酉政变的漩涡中脱出,余悸未定自顾不暇,无力顾及江南;虽然准《奏》了,但却无援兵。无奈之下,薛焕只好致函法军驻沪司令孟斗班,希望法军协防嘉定、太仓、昆山等地。英、法两国虽然愿意协防上,但防护的重点是各自在上海的租界,薛焕甚觉无奈。
而那些为避战祸而汇聚于上海的大批江、浙一带的士绅们,见清政府无力守护上海;都担心着若是上海被太平军攻陷,各自在沪的财产和利益必将受损。于是,由士绅杨坊发起,纷纷自发损资,成立了一个中、外会防局。并欲购置一批洋枪,筹建一支能使洋枪、洋炮的雇佣军,以抵制太平军对上海的进犯,维护江、浙士绅们的在沪利益。此事若成,正好解了远水近火之急,薛焕自然赞成;于是,他委托“上海道台”吴煦立即筹办此事。
吴煦受命后,则派人四出物色会用洋枪、洋炮之人。不久,即物色到孔夫子号炮船上有位名叫华尔的美国人,能使洋枪、洋炮。吴煦闻讯后十分高兴,当晚就在上海租界内的一家酒吧里找到了这位名叫华尔的美国人。吴煦向华尔道明来意,华尔听有人愿出资让他负责组建一支用洋枪装备的队伍,自然乐意接受,当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华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勒姆城人,长期流浪在国外;曾经效力于法国外籍军团,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二十七岁时,华尔与其弟亨利一起来到上海,在清军水师一条名曰孔夫子号的炮船上当大副。自从接受吴熙的委托后,华尔立即着手筹建,很快的就招募了百余名马尼拉人;然后,购置了一批洋枪装备队伍;因是由洋人、洋枪组成,也就俗称为洋枪队。华尔自任队长,邀了另一名美国流浪汉白齐当副手,其弟亨利也参与进来专事装备的采购。有了这支洋枪队,上海的士绅们似乎有了点底气胆壮了。
华尔的洋枪队成立后,正遇上李秀成派遣南破忾军主将陆顺德率部进攻松江,华尔即率洋枪队奔赴松江参与抵抗太平军。然而,在与太平军的第一次遭遇,洋枪队即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洋枪队员损失了三分之一,华尔本人也因负伤而独自狼狈地逃回了上海。
洋枪队败走,驻守松江的清军也随之溃散,松江即被太平军攻占。
薛焕见华尔的洋枪队初战失利,不由得又胆战心惊了;于是,与吴煦商议后,赶紧委派江西巡抚钱宝琛的儿子钱鼎铭去往湘军大营向曾国藩求援。
陆顺德攻取松江后,休整了数天,即出松江北门,又欲去攻取上海的宝山。然而,进到泗泾、七宝一带,却遭到了当地民团蒋鹤所部的阻击,一时受挫,被迫撤退。
而此时,被革职的苏州知府吴云所率的一支船队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23章 雉河集捻军败北 太平军欲取申城〗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