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蒋介石韬光养晦 世纪缘蒋宋联姻(2/6)

看得出,他至今痴心不改。

而随着时局的变幻,几年下来,蒋介石已如一颗“新星”在国民党内冉起,不再是当年出入于孙中山府邸时的年轻军官了。“广东国民政府”举兵“北伐”后,更是一跃而成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因此,宋霭龄甚是自赏当年自己的有眼识,蒋介石果然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所以,她得力促“妹”能接受蒋介石;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宋氏家族的利益。

正在宋霭龄如此想时,时已攻取了南昌的蒋介石忽然派人来邀她赴庐山晤面。

宋霭龄不知所为何事?但因她自己也正欲为“妹”的事探蒋介石的底,也就欣然而往了。

宋霭龄到得庐山牯岭,蒋介石已迎候在那里了,态度显得十分殷勤,绝无“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架子。宋霭龄心中纳闷,但很快就从谈话中明白了蒋介石的用意。

原来,此时的蒋介石也遇到了极不称心的事;那就是“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中有人总是与他闹别扭,非但在“迁都”问题上与他过不去;党内还刮起了一股“迎汪复职”的风,欲拿汪精卫来压他。而领衔闹得最凶的其中就有她的“二妹”宋庆龄,她事事与蒋介石唱对台戏、一点没给他留面子。

然因,宋庆龄是已故先总理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有“国母”之称,谁都得让她三分;且她自己心地正直、敢敢为,党内有较高声望;蒋介石心中虽是甚气,但却奈何她不得、而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蒋介石忽而想到了宋霭龄;故而,特地将她邀至庐山,为的就是想“请她以宋家三姐妹中‘老大’的角色,关照一下她的那位‘二妹’;看在蒋介石曾多年跟随孙中山,且与宋家有一定旧谊的情面上,别再跟他太过不去;否则,伤了和气于双方都不利”。

其实,宋霭龄对此也已有耳闻;她知道,“二妹”与蒋介石过不去并非出于私怨,无非是政见上的不同。

因为,蒋介石力主“**、清党”,而“二妹”要维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俩人之间的矛盾岂止南辕北辙、简直是“针尖对麦芒”,哪能调和?

不过,对于俩人的不同政见,宋霭龄本人倒是倾向蒋介石的;所以,就她本人而言,确也愿站在蒋介石一边并帮他一把。

然因,宋霭龄知道“二妹”的脾气,认准了理是九头牛也拉她不回,岂会放弃她的原则而与蒋介石妥协?而她们毕竟是姐妹,总不能因这事伤了姐妹之间的感情;因此,对于蒋介石所提的要求,宋霭龄不免感到有些为难,只能勉强答以“尽力而为”。

但为了使蒋介石不感到失望,宋霭龄接着补充道:“不过,我可以将‘三弟’拉到蒋‘总司令’您这边来;若是需要,还可将我‘先生’从海外召回;他俩虽没能如您那样指挥千军万马,但在财界有较大的影响,想必能助您一臂之力;未知蒋‘总司令’意下如何?”

宋霭龄没能就“关照宋庆龄”事作确切的应诺,令蒋介石有点失望;但她能信口许诺“让宋子与孔祥熙来助他”,倒是让他能聊觉宽慰了。

因为,蒋介石知道;宋子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且又是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孙中山在世时,委以“中央银行行长”之职;他曾利用其在欧美各国的众多人脉,募集到了大笔资金供孙中山资用。

而孔祥熙祖上是山西的“儒商”世家,他自己早在一九一二年就创办了专门经销英、美火油的“祥记公司”,后来又开办了“裕华银行”,是颇有财力的金融家与实业家;且又有与孙中山的裙带关系,在中国的工商界与金融界中都颇有声望、游刃有余。

所以,俩人都可谓是财界精英,背后都有着许多实力雄厚的财团。在现今这个“靠饷养兵、靠实力夺天下”的时代,俩人若能来相助、正是他蒋介石求之不得的。

因此,蒋介石即爽言道:“‘令弟’与‘夫君’若能过来,乃中正之大幸也,余必当重用。”

宋霭龄闻言后也心中大悦,这也正是她希望听到的;于是,这笔交易就算成了。

接着,宋霭龄又道:“我还有一言,未知蒋‘总司令’愿听否?”

蒋介石不知她还要什么,但心想“总不会损我吧”?于是,道:“但无妨。”

然而,宋霭龄没有直言,只是诡秘地又探问一句:“蒋‘总司令’还记得‘妹’吧?”

蒋介石闻言后稍愕,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宋霭龄的言外之意,因而故意:“当然记得,我常遥祝‘令妹’一切如意。”

此时,宋霭龄急不可耐地直言了:“是呀,‘妹’也常惦记您;既然如此,何不去与‘妹’见上一面?徒让两颗心都空相思了,多不好。”

宋霭龄的话意思已是十分明了,蒋介石闻后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是呀,他何尝不想将宋美龄追到手;但是,由于前次追求不成,蒋介石不免仍有点犹豫;因此,试探性地问道:“可是,‘令妹’不是已与……”

宋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58章 蒋介石韬光养晦 世纪缘蒋宋联姻〗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