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吴佩孚东山再起 孙传芳五省联军(5/6)
但惨死在了孙传芳手中,且死后还要遭受羞辱。
张宗昌闻报西路奉军覆灭,施从滨死于非命,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才感到了孙传芳的浙军厉害,不可觑而轻敌了。
于是,张宗昌赶紧派遣褚玉璞驻守徐州南面的宿州;同时,将东路奉军召回,令程国瑞驻守徐州西面的砀山,孙宗先驻守徐州东面的邳县;如此三面驻防,以免徐州再失。
而由苏南败退的邢士廉等部,此时也驻于苏、鲁边境江苏一侧的海州、灌云等地;如此,徐州至海州一线也已经布防。
此时的张宗昌已没了当初的锐气,原来的南下征讨改为防守自卫了;只求能守住徐州至海州的防线,将孙传芳的浙军阻截在苏、鲁边境南侧,以守护山东这块地盘无虞。
奉军退守徐州后,江苏的宿迁就让给了浙军。
而此时的浙军,因蚌埠大捷、歼灭施从滨所部后更是士气大振;于是,孙传芳下令乘胜追击欲再一举攻取徐州,将奉军从江苏境内全部驱逐。
于是,浙军又兵分三路向徐州进军。
东路由陈仪的浙军第一师与周凤岐的浙军第三师攻打徐州东面的邳县、海州,西路由陈调元的苏军第四师与新归顺的皖军攻打徐州西面的永城、砀山,中路由卢香亭的浙军第二师与谢鸿勋的浙军第八混成旅攻打徐州南面的宿州、铜山;于是,“徐海战争”打响了。
孙传芳必欲夺取徐州,张宗昌是力保不弃;于是,双方血战数日,皆死伤惨重难分难解。
但是,战至第四天,驻守海州的邢士廉渐感不支了;已是一败再败了的邢士廉,被浙军迫到了海边;最后,几乎没在退路了的邢士廉只得走海路逃往青岛去了,海州即被浙军攻取。
海州失守后,奉军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缺口,军心被撼动。
恰在此时,河南督办岳维峻眼见孙传芳起兵反奉后节节胜利;且兵锋已至徐州,张宗昌的奉军与孙传芳的浙军及苏军、皖军,正在徐州至海州一线大战;于是,也趁机起兵了,以兑现与孙传芳之约。
岳维峻起兵后,派遣国民二军第七师师长邓宝珊进攻直隶,国民二军第九师师长李纪才进攻山东。
因张宗昌将其主力投在徐州全力对付孙传芳,致使防守鲁、豫边境的兵力显得空虚了;因此,李纪才轻易的就越过鲁、豫边境进入山东;然后,攻取了曹州、兖州等地,兵锋迫近泰安,直指济南。
这一下,张作霖与张宗昌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孙传芳起兵反叛夺占苏、沪、皖,虽然也令张作霖心疼而不甘;但那毕竟远在南方,即使丢失了却不会伤及根本。
而今,岳维峻的国民二军直接攻打直隶与山东了,若此两地再失,自己就得回关外去了,这还了得?
此时,已逃到关外了的杨宇霆为了替自己的败逃找理由推脱责任,趁机对张作霖道:“吾军入关后,已据直、鲁,再占苏、皖;南北不济,东西难顾,故遭垂败。吾军以关外为根本,直、鲁是前哨,两者皆不可失;故当倾全力保直、鲁,方能固关外之根本;为此,虽弃苏、皖不足惜。今直、鲁有危,大帅应当机立断,舍卒保车,方为上策,迟则追悔莫及。”
张作霖闻后觉得在理,直、鲁与苏、皖相较,当然是前者重要,张作霖岂会不知?何况,入侵山东的是河南督办岳维峻的国民二军;岳维峻是继胡景翼上的台,与冯玉祥可谓是同党。岳维峻敢于此为,背后必是冯玉祥在为他撑腰;或许,冯玉祥还另有阴谋。想到此,本来就对冯玉祥不甚放心的张作霖,不由得更是警觉了;因此,也觉得应调整一下部署,以加强对冯玉祥与岳维峻的防范为要了。
于是,张作霖决定完全放弃苏、皖,而要张宗昌将进入苏、皖的奉军调回,全力保卫直、鲁,且务必将已侵入山东境内的国民二军驱逐。同时,张作霖将李景林与张宗昌的部队组建成“直、鲁联军”,由李景林任总司令,张宗昌任副总司令。
“直、鲁联军”组成后,各部仍驻于原防区,但须协调配合共同对付冯玉祥与岳维峻。
张宗昌正因“徐海战争”中进退维谷不知该如何是好,张作霖如此重新部署后,张宗昌即顺水推舟地将进入苏、皖境内、为保卫徐州而难以自拔的奉军全部撤回山东了。
如此,奉军主动退出了“徐海战争”,徐州终于也被孙传芳收复了。
孙传芳见奉军已全部被驱逐出了苏、皖,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才也偃旗息鼓不再进取。
因为,孙传芳起兵反奉的初衷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并没打算要去夺张宗昌的山东地盘;而现在苏、皖境内的奉军都驱逐了,已超出了他原定的目标应算是心满意足,也就适可而止地息手了。
再,孙传芳此时另有一宗心事,那就是窃居江西督办了的方本仁;因为,曾为粤赣边防督办的方本仁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见直系垮台了,趁机将蔡成勋驱逐下台后才坐上了权位的。且方本仁的江西督办之职,是由段祺瑞临时执政府任命的;故而,已经公开起兵反奉了的孙传芳,也就将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30章 吴佩孚东山再起 孙传芳五省联军〗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