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胡汉民放逐出洋 许崇智被迫离粤(5/5)
提不赘述。
逐走了胡汉民与许崇智后,汪精卫与蒋介石都如愿以偿了。
虽然,许崇智走后,由谭延闿接任了国民政府军事部长之职;但因,谭延闿能操控的兵力有限实力较弱;所以,国民政府的军权实际上已落在了蒋介石手中。
而由于政要们忙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了,致使“廖仲恺遇刺案”的侦查工作却进展缓慢;延至翌年二月,眼看得难有新的进展了,遂成立了一个“特别法庭”准备结案。
“特别法庭”由已有的“检察委员会”与“审判委员会”构成。
“审判委员会”是新设立的,由曾任大总统大本营总检察厅检察长卢兴原、时任国民政府军法委员会主席李章达、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杨匏安、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书记长谭桂萼、国民政府监察委员林伯渠、****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王懋功、****第一军第三师副师长沈应时等七人组成;卢兴原为主席委员,其他六人为审判委员。
“特别法庭”成立后,即开庭审讯;结果,只是将郭敏卿、梅光培、梁博等几名喽罗判处死刑,算是给廖仲恺偿命了。
林直勉因查无实据可指控他参与了廖案,且因其曾是孙中山的秘书、国民党右派的中坚分子,若是对他严判,恐会引起国民党右派的反扑。
而此时的国民党内,右派毕竟仍有着相当的势力;虽然驱逐了胡汉民,对右派势力可谓是一大打击,但却并未根除;中执委与中监委中就有林森、戴季陶、谢持、张继、邹鲁、居正等多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且汪精卫与蒋介石眼下虽表现得很是左倾,乃是为博取鲍罗廷等苏联顾问的好感,以获得苏联的援助及对其政权的支持;到底是某种政治需要而已,而并不真的要与右派划清界限。再,或许有朝一日还会要用着这些人呢;所以,不可将事做得太绝,也就对林直勉网开一面了。
只是,林直勉虽未被刑判,但却仍被囚禁于虎门炮台;直至二年后,才得以获释。
而梁鸿楷、张国桢、杨锦龙因是军人,则另由军事法庭审判。
因为,仨人也没有直接证据可指控参与廖案;时任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等人则提出了可让仨人出具一笔报效费后获释。
此时的蒋介石,似也有点为难了;若是放了,岂不如同放虎归山遗患无穷;而若硬是治罪了,却又恐难以服众。最后,蒋介石来了个折中;因为,梁鸿楷是被许崇智诱捕的,该是不会记恨于他;于是,就让梁鸿楷的家人缴了一笔三十三万元的报效费,这才将梁鸿楷释放;如此,也算是给了邓泽如等人面子。
梁鸿楷获释后去往香港隐居,从此离开了军界。
但对于杨锦龙与张国桢俩人,蒋介石却不再心慈了,决意剪除以绝后患;结果,俩人都被枪决。
杨锦龙因曾扬言加害廖仲恺,虽是罪不该死有点冤,但毕竟是还有些由头。而张国桢却是与廖案毫无关系,死得更是不明不白。
但是,蒋介石为泄愤却管不了那多;因为,只有如此方能解他的心头之恨。
至于朱卓、胡毅生、魏邦平及苏汉雄、吴培、冯灿、黄鸡等人,因在逃待缉而未能判决;其实,这些人对于汪精卫与蒋介石本无大碍,也就不想太过追究;后来,时间久了且世事多变,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有人觉得朱卓之所以能漏网,显然是有人故意放走,而身为广州卫戍司令的吴铁城则受到了怀疑与指控;然而,蒋介石对吴铁城却网开一面了,只是撤掉了他的广州卫戍司令之职,但仍留任于“国民党广州市党部”。
而汪精卫则让其心腹、时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王懋功兼任其职,从而将广州卫戍司令部抓在了自己手中。
就这样,“廖仲恺遇刺案”被草草地收场了;而由此案却导致了胡汉民的放逐出洋和许崇智的被迫离粤,却是世人所始料不及的。
结果,看似汪精卫逐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去了心病而获大利。但实际上,从中收益最大的要算是蒋介石。
因为,经此案后,蒋介石取代许崇智,掌握了军中实权;而且,许崇智离去后,“特别委员会”只有汪精卫与蒋介石俩人了;一年前还没被人看好的蒋介石,竟然一跃而成了国民政府中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人物,顿时炙手可热了,这是谁都不曾想到的。连蒋介石自己也想不到,廖仲恺的死竟然会给自己创造这么一个机会带来如此大的收获,真是谢天谢地。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27章 胡汉民放逐出洋 许崇智被迫离粤〗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