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69(1/3)
兄弟俩从到大,刘佳与关在一起,已一起吃过不知多少顿饭,他当然知道自己这兄弟不怕吃鱼/他之所以会考虑到“吐刺”这一茬,主要是先前两天他到医院时,病床上的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导致。
前两天的关,光是两边手背便已经插上了几个吊针的针头。手背上多了这种东西,手指头的活动难免会受到影响。
手指不灵活,想要从嘴里取出鱼刺自然会不方便。即便是吃惯鱼的海州土著也不例外。
要是在平常遇到这种情况,根据刘佳当时的心情,大概会有以下几种“灵感”。其中一种,就是让对方将鱼刺嚼碎咽下去。
而现在,刘佳是要给自己的好兄弟做病号饭。无论是开玩笑,还是故意想恶整对方的想法,这两种想法目前都不存在于他这会儿的意识里。
没考虑多久,刘佳便放弃要“以鲩鱼当食材作病号饭”的打算。他一连考虑了好几种淡水鱼类,可在他自己意识里模拟得出的结果,却仍然觉得“鱼刺有点多”。
刘佳能在自己的意识里模拟下厨过程。在他的模拟结果里,草鱼不行鲤鱼也不行,就连档次稍微高些的鲈鱼和鲑鱼也不行。
海州土著称为“塘虱”,而学名为“鲶鱼”的那种鱼,与泥鳅这类食材倒是没多少刺。但刘佳认为这类鱼的生长环境实在太恶劣,平常想换口味时弄来吃倒是无所谓,可要是用来煮病号饭,他感觉总是“不太好”。
海州这城市虽然离海很近,但却不算是正经的海滨城市。本地土著生活中虽然不时能吃到海鱼,但日常生活真正算是“经常吃”的鱼类,却还是传统的淡水“家鱼”。
在海州土著的生活习惯影响下,刘佳一开始并没想到“可以用海鱼做病号饭”。不过他这年轻人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他这不已经想到“可以用海鱼”了嘛。
年轻厨师首先考虑到的海鱼,是红鲷和黑鲷。这两种海鱼味道倒是鲜美,但刺却不比淡水鱼少,所以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两种鱼。
然后他便考虑到石斑之类的高档海鱼。这些海鱼的刺倒是相对较少,但性价比实在太低。倒不是刘佳舍不得花钱,只是他多年来的下厨经验,令他认为“把新鲜石斑用来煮鱼粥实在太糟蹋食材”。
正当他正打算要换菜谱,将原定的“鱼粥”换成“虾粥”时,他意识里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我净在家瞎想有屁用,还不如先去菜市场转一圈,觉得哪种鱼合适买回来不就得了?”
人的意识被某种情绪所主导时,思维活动总不如寻常状态般清晰,刘佳现在就处于这类情况之下。即便是兴奋的情绪也能象负面情绪一般效果,会影响到人的言行举止及“清醒”。
好在他的心情已经有所好转,不然恐怕便会做出日后能令他后悔的事,即用“上等海鱼煮鱼粥”。
意识里的灵光一现,令刘他马上做起了出门的准备。他这会儿出门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只是换条出门穿的裤子,然后把钱包钥匙手机放进裤兜里即可。海州土著的日常衣着习惯大多如此,除了出席某些格外需讲究打扮的社交场合,连许多“阔佬富翁”出门,也就是这么一身休闲服出门。
刚才得到老关打来的电话以后,刘佳的意识便一直处于格外兴奋的状态,所以他根本没想到“要回店里传达好消息”。他一下楼,便直接往自家附近那个菜市场赶去。
厨艺已几乎成了刘佳的本能,他在出门的时候,倒是没忘记要泡些干花生米,等会儿好用来煮病号饭用。
得到与自己兄弟有关的好消息以后,他净记得要给自己兄弟准备进补啦。这样的人,难道还不算是“有义气”吗?
往常在去那菜市场的路途上,会耗费掉的时间与今天相比,今天起码比往常缩短了一半左右。
刘佳一路跑赶到菜市场,根本没在别的摊位上流连,直接就往自己熟悉的那个“鱼档”走去。
进了菜市场以后,他倒没好再跑。不“市场里地面湿滑容易摔交”这一茬,菜市场里买菜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强壮的年轻人如果跑着往里头冲,前进的速度反而不如刘佳现在这样。
刘佳现在用一种仿佛“见缝插针”一般的动作往人堆里钻。他那身法动作之轻灵,比他平常要灵活了许多。
意识中的喜悦,原本就能令体能综合发挥变得更加流畅。况且刘佳今天上午可是做足了热身运动,现在的身体比平常灵活些,倒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啦。
刘佳离自己相熟的“鱼档”还有几米,见那个熟悉的鱼贩正在摊位前捞鱼,便大声招呼了一句:
“喂!阿叔!今天有什么好鱼啊?”
这喊话声的音量颇高,旁边几个老者都被这豁然而来的“轰鸣”吓了一跳。体能好的人肺活动量都大,嗓门自然也响。正因为这一点,刘佳近来才渐渐懂得要刻意减轻音量,免得轻易吓坏旁人。
他把那鱼贩称为“阿叔”,倒不是因为他与对方有亲戚关系。
刘佳向来都是这种习惯。对这些经常与自己有来往,但却没什么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流妙厨】最新更新章节〖第354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69〗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0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