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兰儿借机讨欢心皇帝小儿不理会(2/2)

关心,兰儿受宠若惊了。”

皇后连忙说:“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呢。”

“一家子”这三个字,兰儿听起来特别顺耳。如此说来,皇后已经把兰儿当做皇上的女人了。可是,兰儿心中有些酸酸的,既然是一家人,为何到现在皇上还没有把小秀女兰儿放在眼里。然而,聪明的兰儿绝对不会流露出一丝不快的神情的。

她善于掩饰自己,这一点儿,她对自己很有信心。

“皇后娘娘,兰儿昨日读诗,有几句甚是不理解,特此来请教娘娘。”

皇后一听,愣了,她没想到兰儿还能读诗,既然如此,何不探讨探讨。

“什么诗词啊。”

“关雎,这里面的一词“好逑”的意思,我怎么也读不明白。”

其实兰儿当然懂得好逑是什么意思,只不过“谦虚”罢了。皇后也明白这一点儿,她不想说破,那将多么的尴尬啊。皇后说:““好逑”极好的配偶,君子好逑就是说,美貌、婀娜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兰儿听懂了似的点了点头,她又问了几个问题,有的是明知故问,也有的是真的听不懂。温和的皇后一一做了解答。兰儿惊喜的法相,每当她向皇后讨教时,皇后总是流出满意的神色。

这就是说,皇后并不讨厌自己。也许,皇后在这个偌大的皇宫里找不到知音,在诗赋方面,她兰儿还算个知音吧。兰儿没有忘记皇后的那句十分中意的话:“同住在皇后里,来来回回方便的很,你想她的时候,可以来坤宁宫玩一玩嘛,我们姐妹几个人在一块儿,都不会太寂寞。”

更不会忘记皇后的“一家子”几个字,兰儿几乎每一天都出入坤宁宫,她正在一步步的接近皇后。

不过,到了坤宁宫,也有让兰儿心酸的时候。在兰儿的心目中,从进宫当秀女的第一天起,她就已经把咸丰皇帝看作自己的丈夫了。可是,在咸丰皇帝的眼里根本没有兰儿,他甚至不记得,也不认识自己朱笔圈定的叶赫那拉氏兰儿这个人了。

当咸丰皇帝驾临坤宁宫的时候,兰儿只觉得自己脸上一阵子发烫,心跳加快,她连忙问安:“皇上吉祥。”

“平身。”

咸丰皇帝连看也不看她一眼,仿佛前面这个兰儿和其他的宫女没什么两样,兰儿委屈极了。皇上直奔皇后的面前,拉住皇后的手问长问短,那情景只让兰儿心酸。但是,兰儿不会把酸楚与妒恨表现出来,她很快平复了内心的波动。善于掩饰的兰儿要让皇后怜悯她,以至于,让皇后对自己没有一点儿的防备。

这一天,兰儿用过早膳,又来到了坤宁宫,她恭恭敬敬地拜见了皇后:“兰儿给皇后娘娘请安。”

兰儿向皇后娘娘跪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因为自己要为通往荣华富贵铺好路。而这条金光大道,必须从坤宁宫奠基。

“兰儿,免了,快快平身吧。都是一家人了嘛,以后不许这么拘礼了。”

皇后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她拉着兰儿的手,柔声的问:“这几天读新诗了吗

皇后露出慈祥、关切的神情。兰儿点了点头,那神情很有些害羞,皇后看了,心想:“这位兰儿虽然不如丽贵人那么娇俏、迷人,但也有她别具一格之处,她很聪明也有些才气;日后不能太薄待她。”

兰儿见皇后对自己很有些好感,心中十分高兴,赶紧抓住时机来表现自己:“兰儿昨日读了一首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其中几句不甚理解。

诗词中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开头为何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也许是兰儿真的不懂,也许是装作不懂,只有她自己清楚了。她以向皇后请教为由,奉承皇后,讨得皇后的欢心。

皇后拉住兰儿的手,走向了西暖阁。

那儿是皇后的书房。皇后拿起一本非常精致的书籍,很熟练地翻到了孔雀东南飞一诗,她轻轻地吟诵了起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归,心中常苦悲。

兰儿也轻声附和,皇后微笑的点了点头:“兰儿,你读诗时,抑扬顿挫,音调处理的很好。开头两句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种写法叫“起兴”。

兰儿很认真的问:“什么叫起兴啊”

皇后并不因为兰儿打断了她的话而不高兴,她温和地说:“起兴是诗三百的一种基本写法,诗三百从内容上分有诗、雅、颂,从风格上分有赋、比、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要吟唱一种事物,先用与这种事物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开头,以此来引起所要吟诵的事物。皇后娘娘,兰儿的理解对嘛。”

兰儿问了这一句话,说明她听懂了。并且她还对“起兴”做了诠释,皇后听罢,十分满意的赞道:“兰儿,你真聪明。”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兰儿借机讨欢心皇帝小儿不理会〗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