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兰儿借机讨欢心皇帝小儿不理会(1/2)
更新时间:20111003
咸丰皇帝连日以来不常留宿与坤宁宫,他总是呆在自己的寝宫里,每晚不是招皇后,就是招丽贵人。那种男人的满足之情洋溢在眉目之间,太监安德海是皇上的侍寝太监,咸丰皇帝的心虚变化,他看的清清楚楚。他心里暗笑:“万岁爷哦,你左揽娇,右搂莺,太幸福了啊”
这笑里也有一丝苦味,上苍真是太不公平了,一落地都是男孩,奕泞父母宠爱,锦衣玉食,如今当天子,做太和殿,拥有美貌的女子;而安德海从小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十岁又隔了男人那个“宝”,成了阉人,如今进宫当太监,是奴才,是只狗。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享尽荣华富贵。唉,命也
小安子心里酸酸的,但他表面上好极了,在咸丰皇帝面前,他卑躬屈漆,尽心尽力,博得皇上的欢心。
却说,兰儿并不为自己的一时的失意而沮丧,她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她在算盘着怎么接近咸丰皇帝,来个后来居上。她对自己说:“兰儿,沉住气,有朝一日,你会翻身的,到那时,皇后与丽儿全都要仰视你。”
兰儿处心居虑,希望想出一个完全之策,使得皇上将兴趣从皇后、丽儿的身上转向自己。想来想去,她觉得要想让皇上宠幸自己,必须从皇后的身上入手。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目前皇后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丽儿受宠还全是皇后的帮忙,皇后统摄六宫,后妃的事情全在她的一手掌握之中。
如何才能得到皇后的欢心呢,当然是先接近她,再投其所好。兰儿刚一进宫的时候,就听别人说起过皇后,人们一致称赞皇后贤惠。都说皇后是个大才女,琴棋书画、吟诗赋词无所不精。独自垂泪的秀女兰儿自叹不如皇后,德,不及皇后、命,不及皇后、才也不及皇后。但是,兰儿偏偏不认命,她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想当初,兰儿小的时候,家境不像现在这样贫困。她的父亲叶赫那拉氏惠征比较开明,也很疼爱这个女儿,于是,兰儿与其他的女孩子不同,她读过一些儿书。无奈,后来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弟弟,妹妹又相继出世,兰儿只好辍学。
父亲觉得很对不起女儿,于是,惠征变利用晚上闲暇的时光,继续教女儿识字读书,兰儿还记得学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兰儿轻轻地吟唱了起来。父亲在旁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兰儿,兰儿。”
兰儿也轻声问父亲:“阿妈,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啊”
“兰儿,不继续让你读书,你恨阿妈吗”
“不,家里贫穷,兰儿明白这一点儿的。”
惠征的眼里有些湿润润的了。他起身披上衣服,说:“兰儿,阿妈多交你一些。
从此,兰儿每晚都在昏暗的油灯下,读诗攥文,又过了两、三年;比起其他的姑娘来,兰儿的文字功底已经算是很深了,如今如了皇宫做秀女,闲来无事,兰儿把它忘在脑后的诗文从新捡了回来。有时侯对有些诗文不甚理解。甚是苦恼。
兰儿这时,灵机一动。说:“对啊,可以去找皇后。不对,应该是请教皇后。”
古人云“不耻下问”,兰儿明白这个道理,如今请教皇后,尚且算不上下问,但皇后高高在上,自己暂居于下,这应该叫“幸于上问”才对。说完,兰儿笑了笑。
至于皇后,那更不用说了。自从进宫,除了一个咸丰皇帝是位知音,还能与她讨论诗文,可是,大才子皇上不是能随便陪在她身边的,他还有朝政要处理,整天忙于国事儿,是不能随便和她讨论诗文的。其他人,不是太监,就是宫女,很少认识几个字的,更谈不上懂什么诗词了。
那个俏佳人丽贵人没读过书,她虽然温柔俏丽,但对于,吟诗作对自然是一窍不通,这一点儿,很让皇后遗憾。
此时,聪明的兰儿来到了坤宁宫。她不用皇后派人去请她。她自己就会来的。自从丽儿住进了坤宁宫,并很快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宠幸,加封为“丽贵人。”兰儿更是坐不住了。她心里有些怨恨皇后,她自言自语道:“皇后,兰儿如今受此冷遇,全靠你地照应,只可惜兰儿无依无靠,现在,还要笼络,巴结你。
心中满腔怨恨的兰儿必须满脸笑容的来到坤宁宫,恭恭敬敬地拜见这位和蔼可亲的皇后。还要装成满心欢喜的样子。真是难受极了。
“皇后娘娘吉祥兰儿给娘娘请安了。”
“兰儿平身。”
皇后见兰儿面带微笑,赶紧让兰儿起身。
兰儿搭讪的说:“兰儿思念皇后,特此来问安;兰儿又想起日日夜夜相伴的丽儿,随便来看看她。”
皇后觉得兰儿很会说话,与稚嫩的丽贵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皇后此时对兰儿并没有什么恶感,反而觉得她也很可爱。
“兰儿,快进来坐坐,这儿暖和。”
秋风已起,寒风刺骨,深秋了,天渐凉,兰儿一路上被寒风吹,脸颊有些红,手也觉得有些冷,皇后问长问短,兰儿心中一阵激动,她说:“谢皇后娘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四章兰儿借机讨欢心皇帝小儿不理会〗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