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重用康有为实施《戊戌变法》(1/2)
更新时间:20120215
康有为见荣禄步步紧逼,大有压倒他之势,他岂能被守旧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斩钉截铁的说:“谁若阻拦变法,杀他几个一品大员也是可能的。”
说罢,康有为拂袖而去。气得荣禄直翻眼珠子,他狠狠地说道:“要杀,先杀的也是你康有为。”
康有为一路怒气难消,他上了大殿,终于觐见了变法维新的关键人物光绪皇帝。按朝中的规定,康有为向年轻的天子行了三跪九叩之礼,龙椅上的光绪皇帝微笑着说:“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爱卿,朕早想召见于你,今日得以相见,朕很高兴。”
康有为不想其他朝臣那样唯唯诺诺,他大胆的正视年轻的天子,他心中大喜:“皇上虽很年轻,恐怕只有二十九岁吧,但他神情镇定,态度和蔼、思维敏捷、语言准确,有一代明君之风范。”
光绪皇帝问:“爱卿是广东南海人氏吗今年多大了”
“正是广东南海人,今年四十整岁。”
“哦,比朕大十二岁。听翁师傅说爱卿自幼饱读诗书,晓通历史、地理、后又居住香港,深受西学的影响。”
“感谢皇上对臣的关心,臣二十二岁赴香港,三十岁回到了广州,在广州开办了万木堂讲学,臣的学生计五百多人。”
“是将西学吗”
“不完全是。臣主要是讲中外历史上的一些变法,寻求治国之道。大清今日已被外国列强所窥视,他们的野心是瓜分中国,中国若不振兴,恐怕不久就要被列强吞并。”
光绪皇帝一字不漏地认真听着,他身子似倾,面目和善,边听边不断的点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兴趣。
光绪皇帝听了康有为的一席话,他感慨万分道:“大清建朝二三百年了,除了康熙爷、乾隆爷时期繁华一时,从道光年间起,便处处受夷人所制,以至出现今日之衰世。”
康有为心中暗叹:“好一个贤明的君主,他并不忌讳自己的短处,他有些宽阔的胸襟,一定哪呢过实现变法,使大清国从此富强起来。”
光绪皇帝露出赞许的神色,康有为为之兴奋不已,他说:“这些年来,在广州讲学之际,臣潜心研究了西方各国及日本国变法自强的历史,发现了一些可取的经验,臣也初步制定了一些变法章程。现在,臣将这些章程呈给皇上,以供参考。我大清泱泱大国,人民众多,土地广阔,若实现了变法,只须三五年即能繁荣富强起来,到那时,外国人便要对大清敬之三分。”
说着,他将拟制的变法章程呈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急切的打开,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说:“好,爱卿想的很周到,条款也十分详细,放在这儿,朕慢慢研究。”
康有为见皇上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威严,于是,康有为大胆的说:“既然皇上变法之意已决,为何行动缓慢”
一语说到了皇上的痛处,光绪皇帝望着外面沉闷的天空,轻声感叹:“朕受制于一人。”
“老妪思想已很陈旧,皇上为何惧怕于她”
“众朝臣皆听命于她。”
“难道皇上没想过任用一些年轻的官吏吗那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愿为朝廷做一番事业。”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任用一些新科举人,不要恪守陈规,可以破格提拔一些人才好。那些纸拿厚禄,不办实事的人予以革职,来个杀一敬百。”
“对,爱卿讲得太好了”
当光线皇帝与康有为密谈之时,隔壁之耳已听得清清楚楚。西太后安插在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一字不漏地记下了这些话,他马上就可以到西太后身边去领赏。可恶的是,他只传给西太后有关制度的变革、人事的任用这些事情,至于光绪皇帝与康有为谈到的办学、铁路、矿业、购舰、练兵、译书等方面的举措,他只字未提。
当小太监绘声绘色地向西太后描述这次召见康有为过程时,西太后气得面色发青,事后,她对荣禄说:“你要加紧练兵,恐怕不久皇上会来要哀家的命,哀家要趁他动手之前先动手。”
在西太后的暗中监视下,光绪皇帝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此时,已箭在弦上。
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下旬起,到八月六日,一百零三天内,光绪皇帝下诏变法的谕令像雪花一样纷纷扬到全国各地。锐意进取的变法维新为之欢呼雀舞,害怕新生事物的守旧派为之沮丧不安。
五月十四日,继召见康有为之后,光绪皇帝又召见另一位四品以下小吏梁启超。此刻,康有为已迁至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他随时可以上奏皇上。多日爱,他极力推荐另一位改革派梁启超。于是,光绪皇帝决定见一见自称布衣举人的梁启超。
这一天,梁启超在太监王商的引领下,来到了养心殿的东暖阁,见到了意气风发的光绪皇帝。可是,光绪皇帝与梁启超交谈时遇到了麻烦,因为,梁启超的广东口音太重了,光绪皇帝几乎一句话也听不懂。
梁启超只好伏在龙案上书写了一行小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重用康有为实施《戊戌变法》〗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