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光绪皇帝钟情珍妃冷落皇后妹妹(1/2)

更新时间:20120208

西太后不再说什么,她深知光绪皇帝对西学很感兴趣,他曾谕令同文馆的留洋学生教他说英语,或许是那两个“假洋鬼子”影响了大清的皇帝如果任凭皇上闹下去,弄不好哪一天大清宫里会来个“西洋运动”。她低声说:“咸丰爷、同治皇帝,他们从未说过什么爱字,皇上,都是翁同龢带坏了你。”

西太后脸一沉,光绪皇帝立刻住了嘴,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养心殿。太监王商见万岁爷对主子的忠心,他安慰道:“万岁爷不必伤神,凡事多听太后的,太后总是为皇上好。”

“不,一想到她时刻左右朕,朕就一肚子恼火。唉,亲爸爸什么时候才能住进颐和园,朕要一身轻松坐天下。”

西太后为光绪皇帝的婚事忙绿了起来,她决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为载湉举行结婚大礼,随后,她便正式归政,住进颐和园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大婚与归政是密切相关的,按清廷祖制,男子未婚是未成人,男人结婚标志着成年。一旦光绪皇帝立了皇后,西太后便要交权,让大清的皇帝处理朝政。

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九日,西太后懿旨:“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遇事提斯,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来,皇帝几乎典学,于军国事务大小,均能随时刨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著钦天监于明年二月敬谨选择归政吉期具奏。”

西太后语气很婉转,态度也较明朗,她表明自己不再想过问朝政。

十四年前,西太后亲手制造了一场婚姻悲剧,从中她吸取了教训:选定的皇后一定要是自己的知心人,千万不能像阿鲁特氏那样,难以驾驭。

今天,她又在制造另一场婚姻悲剧,使得悲剧中的几个人物全部怨恨于她。

为光绪皇帝立皇后几乎已成了定局,西太后一眼认定了她的亲侄女叶赫姑娘,此刻,光绪皇帝对他的小表妹既不爱也不讨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婚姻的开端还算良好。西太后再次把光绪皇帝召来与他严明:“皇上,明年正月举行结婚大典,立后选妃近在咫尺,皇上该确定皇后人选了。”

于是,咸丰皇帝腼腆的说:“亲爸爸,您见过那几个女子吗”

“没有,过几天择吉日,皇上可以目视一下。不过,你表妹很害羞,千万不要总盯着她看,姑娘脸皮总是厚一些。”

光绪皇帝龙颜大悦,就要立后选妃了,他怎能不高兴一个年轻、俊逸的小伙子,都十八岁了,他怎么能不渴望异性。

西太后时时刻刻提醒光绪皇帝千万不要遗忘了表妹叶赫那拉氏,光绪皇帝点头应允,西太后这才放宽了心,她说:“皇上目视那天,手里要拿一块玉如意,皇上看中哪个女子,就将玉如意递到她的手中,那一女子将是皇后,其余的皆是皇嫔或皇妃。皇上千万不要乱递到她的手中,选皇后要注重她的家教与品行,皇后乃一国之母,应母仪天下,有宽厚的气度。

光绪皇帝心想:”立皇后不用你来左右我,我娶老婆当然要娶自己爱的。”

西太后心里安慰了许多,她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一旦侄女叶赫姑娘立为皇后,她便要亲自教导侄女儿,使她成为自己安在皇帝身边的一个情报员,让她监视皇帝一举一动。到那时,无论西太后住在皇宫,还是住在颐和园,她都能遥控大清的皇帝,从而间接的掌握朝政大权。

光绪十四年初秋,五位貌美如仙的满蒙姑娘一并排地站在了他们的面前。大清皇宫体和殿正厅里,西太后坐正座,丽太妃坐侧坐,同治皇帝的遗妃惠妃坐偏坐,固伦公主坐侧坐,光绪皇帝激动得坐不稳,他背着双手踱来踱去。内务府的一个大臣报着每位姑娘的姓名、身世、年龄。在西太后的授意下,内务府安排叶赫姑娘站在首席,她身边依次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二个女儿和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二个女儿。可以说,五位女子个个漂亮,那拉氏雍容华贵,德馨的两个女儿娇小玲珑,长叙的两个女儿透出一股灵气来。

西太后一看,心中暗喜但也有些担心:“呀,现在的女孩儿真漂亮,一个个如芙蓉花一般娇美。我侄女儿虽说也十分漂亮,但比起那几个女孩儿来,她稍显逊色。只怕皇上爱美心切,被她们的美貌所吸引,忽视了品行与家世这些重要问题。

光绪皇帝在姑娘们的面前绕来绕去,他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犹豫不决。

这时,只听的叶赫那拉氏轻轻咳了一声,她猛地羞红了脸,她咬住下嘴唇,一副娇憨可爱的样子。光绪皇帝盯着她看了几眼,她的脸更红了,就像一朵牡丹花。光绪皇帝暗自感慨:“国舅爷的女儿好美,只可惜她的眉目间有磕黑痣,眉心藏痣,必有后福后夫。”

光绪皇帝移了一步,到了德馨的两个女儿面前,大一点的嫣然一笑,小一点的大胆的凝视着皇上。光绪皇帝立刻否定了她们:“一个太媚,一个太直率,朕喜欢含蓄一点儿的。”

他又站在长叙的两个女儿面前,大一点的约十五六岁,相貌很美,但身材不佳;小一点的约十三四岁,她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章光绪皇帝钟情珍妃冷落皇后妹妹〗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