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宠监不敢惹同治皇帝誓杀小安子(2/2)
六岁,也不算小了,而且皇上天资聪慧,是不是该让他学着看看奏折了。一来再过两年,他就要亲政了,二来这几日妹妹身体欠佳,他学着看看奏折,多少能减轻些妹妹的负担。”
东太后的态度和蔼,而且她的话全在情在理,就是西太后的心里不乐意,亲生儿子要学着看奏折,叶赫那拉氏也不好说些神马。就这样,同治皇帝每日在西太后身边学着看折子,这可乐坏了同治皇帝。因为小安子离京后,同治皇帝便亲书一密诏,派人火速送给山东巡抚丁宝桢,谕旨丁宝桢密切观察小安子在山东境内的活动,一有机会抓住小安子的把柄,并立刻上奏朝廷参奏安德海。密扎已经发出十八天了,至今没有回音,同治皇帝焉能不着急。
在母亲身边看折子,同治皇帝必须装出十分稳重的样子,以免母亲起疑心。同治皇帝一份一份的看着看下去。站在他身边的李明玉暗自佩服:“万岁爷才十五六岁,就这么沉着、干练,此乃大清中兴之希望也。”
一张张奏折翻过去了,尽是些报灾的折子,同治皇帝不禁有些失望:“怎么丁宝桢的折子还没到难道小安子还未到山东境内或者他已经出了山东,也许丁宝桢摄于太后的威严,不敢参奏小安子。”
同治皇帝心事重重,旁边的李明玉生怕万岁爷沉不住气,万一被西太后看出什么破绽来,杀小安子的计划就付诸东流了。李明玉干咳了几声,同治皇帝立刻会意,他连忙掩饰了自己的情绪,低下头来,继续看折子。离开储秀宫的路上,同治皇帝说:“小李子,你说怪不怪,正常的话,丁巡抚参奏小安子的折子早该到京了,会不会出什么事儿。”
此时,恨透小安子的李明玉也很心计,但此时他必须稳住万岁爷的情绪,切切不可着急上火,火上加油。于是,他便说:“万岁爷,丁巡抚恨小安子,人所共知,他接到万岁爷的密诏后不会放过小安子的。只是也许世纪尚未成熟,或者事情有些棘手。依奴才之见,万岁爷还是再耐心的等上两天吧,看看明天是否有折子来。”
却说山东境内也不太平,山东巡抚丁宝桢几天前便接到了同治皇帝的密诏,丁宝桢好兴奋,纵欲,他得到了大清皇帝的认可,可以名正言顺的杀了安德海了。据推算,安德海此时正在山东境内,可能这一两天就要到德州了。德州知府赵新是个胆小如鼠之徒,五年前,赵新打通“关节”,花了上万两银子买了个官职,如今小安子招摇过市,他敢碰西太后的宠监吗
果然不出丁宝桢所料,胆小怕事的赵新摄于“安公公”的淫威,但安德海途径德州时,赵新放走了安德海。事后,赵新深知丁宝桢会大怒,他立刻上报丁巡抚:有安姓太监者,自奉旨钦遣伏思我朝二百余年,从不准宦官与外人交结;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龙袍乃御用之衣,自布制造
谨慎。尤可异者,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太监,在内廷供使,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至其出差携带女乐,尤属不成体统似此显然招摇煽惑,骇人听闻或系假日差使,或系捏词私出,真伪不辨也。”
丁宝桢苦笑了一下,说:“好一个狡猾的赵新,既不得罪小安子,又不得罪我丁宝桢,一个“真伪不辨”便搪塞过去了。妈的。老子不指望他照样能逮住小安子。”
丁宝桢一面派心腹追踪安德海,一面以六百里加急把赵新的密札送往了京城。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三章宠监不敢惹同治皇帝誓杀小安子〗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