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太后生病皇上看折子处理“要”务(1/2)
更新时间:20120102
七月二十五日,即安德海离开京城的第十九天,同治皇帝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丁宝桢的奏折。这一天,同治皇帝如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来到储秀宫,先向母亲皇太后请安,后坐在母亲皇太后的身后看折子。一份、二份、三份都不是。可是,他还是耐心的看着,他那份认真劲儿,还真有点仁君的风度呢。
也许是天公作美,也许是小安子该死。同治皇帝学习看折子的这十几天来,竟然连一件大事儿也没有,尽是些老问题:赈灾、济民、水患、蝗害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些年来,这些问题最让西太后头疼,要解决哪一个问题都要银子,而这些年来国库空虚,哪儿来的银子这两年来西太后早就有心重建圆明园,无奈恭亲王等人极力反对。说什么银两短缺,不易大兴土木、为此,西太后心中一直有气。
这几日尽是些赈灾的折子,西太后一看就烦透了。这会儿,她索性半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她连监督儿子看折子的精力都没有了。同治皇帝信手拈起一份折子,打开来看,只见几个大字映出眼帘:“有安姓太监”
同治皇帝高兴的差一点叫出了声音来,他连忙将奏折放在了看完的那一边,同时用眼瞟了一下母亲。谢天谢地西太后正在偏着头休息呢,她根本没在意着一边。同治皇帝以最快的速度将丁宝桢的折子塞进袖筒里,然后又装模作样的继续看下去。
“皇上,今天有没有什么大事啊”
西太后突然睁开了眼睛,吓得同治皇帝一身的冷汗,他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袖筒,生怕母亲看出什么破绽来。此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同治皇帝只觉得心跳加快、脸上发烫、脑子发胀,汗珠子泌了出来。一看儿子这摸样,西太后关切的问:“天太热了,皇上,看完以后就休息吧,皇上应该注意龙体安康。”
“谢额娘”
同治皇帝匆匆的看完剩下的几份奏折,他见西太后很懒散的样子,便向母亲告辞,他急于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好好的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刚回到寝宫,同治皇帝便忍不住那份兴奋与喜悦,他拍着太监李明玉的肩膀说:“小李子,天助朕也”
李明玉会心的一笑,他也为主子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而高兴。
“万岁爷,您看清楚了吗肯定是丁巡抚在奏安公公的折子吗”
同治皇帝笑眯眯的说:“错不了,朕一看到“有安姓太监者”几个字,心里呀,就一个劲儿的直跳,再往下看,确实是参奏小安子的。不过,朕还没有看清楚是不是丁宝桢参奏的。不管是谁呈的折子,只要朕手中有了这份奏折,便可以下旨逮捕那个狗奴才了。”
此时,同治皇帝的心里一点儿谱儿也没有,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他不清楚。同治皇帝长这么大海没有了干过一件大事儿,没处理过一次的朝政,今天,他有些不知所措。
“小李子”
“奴才在”
李明玉能体会到主子此时的心情,所有他没敢走远,一直站在一旁听候吩咐。
“你马上去恭王府一趟,把恭亲王请来。”
“嗻”
关键时刻,同治皇帝只能求助于六皇叔,因为在载淳的心目中,六皇叔奕䜣足智多谋,而七皇叔奕環却有些滑头。李明玉刚转身,,同治皇帝又补充道:“还有,让六王爷召集几位军机大臣,让他们在军机处等候。你再去明善府一趟,让明善火速进宫见朕。”
“奴才遵命,奴才斗胆,请问是否通知两宫太后。”
同治皇帝明白这最后一句话,是小李子故意问的。机灵的小李子多次提醒过同治皇帝,对于小安子的事情切切不可让西太后插手。此时,小李子又巧妙的提醒了一下皇上:注意保密。
同治皇帝与李明玉从小玩到大,从礼制讲,他们是皇上与奴才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们有时候真有点像朋友。同治皇帝一个飞腿轻轻地踢了一下小李子:“少罗嗦走漏了风声,看朕饶不饶你”
李明玉再次转身想走,可他又回转身子,贴在同治皇帝的耳边低语:“万岁爷,奴才先去恭王府,再去明善大人府上,少说也得两个时辰的功夫。这会儿,万岁爷可别到哪儿去,奴才请万岁爷打个盹儿,养足精神。”
这句话很重要,毕竟李明玉比同治皇帝大几岁,他叮嘱皇上一定要沉的住气儿,免得心切气躁坏了大事儿。杀小安子,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此时,万一同治皇帝沉不住气,走漏了一点儿风声,传到西太后那里,西太后必定会出面阻拦,不但杀不了小安子,恐怕日后山东巡抚丁宝桢也要遭殃。
同治皇帝当然明白小李子的用心,他点了点头。李明玉快速的出了宫,他很快到了恭王府,这几日,恭亲王感到心短胸闷,所有除了每日上午大殿之上见见军机处的几位大臣,他哪儿也不去。这些年来,特别是几年前遭西太后的打击后,他学“乖”了,这是严峻的政治形势逼出来的。**年前,辛酉事变中,恭亲王与两宫太后联手一举打尽了“肃党”集团,他为巩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格局立下了汗马功劳。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四章太后生病皇上看折子处理“要”务〗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