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查账(1/2)

< ="">< ="250"><>拐过园,走进一个子,应该是镇夫人的上了,进会厅,秦谣跪下,对镇夫人郑重其事地磕了三个头,口里道:"给姨母请安。"

"快起来,这是做什么?"镇夫人亲自将秦谣拉了起来,一同在炕上坐下。

采菊也跟着给姨太太请安。

"你在那府里好么?"镇夫人又上下量秦谣一番,随后哭道:"你们太太是个明人,大嫂又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想来你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秦谣不触动心,在这个时代大概除了这位姨妈,也没人会在意她好或者不好了。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原主,她都会将镇夫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姨母不用担心,我好歹还是正一品诰命夫人,她们也不会拿我怎么样。"

镇夫人点点头,愤愤地道:"那就好,以后没事常来走动走动,别让锦乡侯府里的人当你是个孤苦无依的人,随意欺负。若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只管和姨妈说,你大嫂心里也一直惦记你,只要她们有半分过不起,我们镇府也不是好惹的。"

秦谣感动的不知说什么,还是采菊将礼盒拿了出来,跪下高高捧起,对镇夫人道:"姨太太,这是我们姑娘一点心意,恭贺姨太太喜添长孙。"

秦谣接过礼盒放在炕桌上,含笑道:"姨妈,这次来的仓促,也没给您带些好的,还望姨妈不要介怀。"

镇夫人见礼盒是拿服盖着,还有什么不知道呢?叹息一声,心里对这个侄又多了几分疼惜,道:"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巴巴地送什么礼,显得见外了,下回断不可如此了。"

原来镇夫人早年只有三子,没有儿,便将秦谣放在自己跟前养了一段时间,因此,秦谣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

"孝敬长辈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有件事还想请姨母帮忙。我出阁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三个铺子,这么多年一直跟着二爷在外头,也不知道到底收益如何,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出去看看。"秦谣有些不好意地说道,多年不见的亲戚,一见面就开口求帮忙实在是有些汗颜。

"这有什么?"镇夫人不以为然,一拍手,进来两个一服饰的丫头,吩咐道:"准备我的马车,送表姑娘出去一趟,若是有人问起什么都不必说。"

秦谣忙道:"哪里能用姨妈的车,就随便找一个就好。"

镇夫人却执意要如此,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你我?快去快回吧!"

秦谣见状,也不好再推辞,只得道谢向镇夫人道了谢,与那两个丫鬟一起穿过镇夫人的后,绕过园墙角,出垂门往右拐,在一个角门口停着一辆八宝香车。

"表姑娘,太太说您只带了一位妹妹出门,怕照顾不周,特让我们妹跟着您一起。"那两个丫头将秦谣扶上马车,自己也跟着上了车。

秦谣对这两个丫头道了谢,本来还以为会费些周折,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出来了。

记得三个铺子都在京城最繁华的西区,那边住的都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许多达官贵人都会在西区物,因此那边的铺子是最赚钱的。

马车平缓地走在街道上,整个京城分为四区,东区是皇宫和皇室成员的府邸,西区是商贾,北区是达官贵人,南区是相对于侯们来说的贫民区,一些没有根基的官员或者是学子们。

穿过南区长街便到达了人最多,最为繁华的西区了,本朝阶级森严,除了有官职在,白是不能在其他三个区买府邸的,只有这西区的子能随意买卖。许多商贾便挤破了脑袋也要在西区买一子。

秦谣准备先去看看胭脂铺子,老字号的名字不会轻易更改,只凭一个名字,车夫很快就找到了。

"表姑娘,凤轩斋已经到了,奴才先进去让掌柜的准备雅间,您稍等片刻。"

秦谣掀起车帘的一角,见铺子的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凤轩斋"三个大字,大门口站着两排十二三岁的小厮。门前车水马龙,来往人络绎不绝,看样子生意果然不错。

",我记得是秦显秦大爷在此地做掌柜的,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如何了?"采菊感叹一声,出去这么些年也不知道从前的故人究竟如何了。

没多久车夫出来,对马车里说道:"回表姑娘的话,雅间已经准备了,掌柜的请您进去。"

秦谣觉得有些诧异,东家来了,掌柜的竟然不亲自出来迎接?但随即一想,凤轩斋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的胭脂铺子,大概有贵不方便出来也说不定。

遂带上帷帽和面纱,扶着采菊的手踩着长凳下了马车。

镇夫人的两个丫头紧紧地跟在后头,跟车来的小厮们将众人隔开,等秦谣进去后才退到马车一旁听候差遣。

进凤轩斋,只见里面的店小二都是扮男装的,整个凤轩斋的布局也和的闺一般。正对面摆着各 各样的白瓷纹的胭脂盒子,柱子和窗们都挂着桃红的软烟罗的窗帘,即便是夏日正午的阳光照进来,也只有柔和淡粉的光晕,周围的柱子旁边都摆着各盆景。

"这位姑娘可以放下帷帽和面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绣田缘:寡妇门前桃花多】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章:查账〗地址https://wap.xbqg9.net/92/920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