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德妃赞赏(1/2)

< ="">< ="250"><>芳菲知道秦谣心软不忍对边的人责罚,只好答应了。

秦谣只是觉得无凭无据,问也没有多大用,况且如果是冤枉了反倒生了隔阂。

说着话秦谣也有些困了,芳菲见状,悄悄地从卧室里出来,见采菊还在做针线活,便拉了她到秦谣的次卧,细细问了在家庙里发生的事。

睡到未时三刻,秦谣起洗漱,带着芳菲一起到水绣香榭用晚膳。

"来的倒巧了,你一来我就拿了手好牌。"李氏正陪着四和六七斗牌,看样子手气不错,匣子里放了不少钱。

秦谣只是抿嘴笑了笑,没有说话,见三个小家伙凑在一起玩猜谜呢!秦谣便走了过去。

"母亲"锦年不等秦谣过来,上前抱着秦谣的,撒道:"母亲去哪儿了,也不来带我去写字?"

周夫人坐在老太太旁边看牌,听见锦年的话便问道:"说到这事,锦哥儿可开蒙了?府上的哥儿们五岁都上学了。"

不等秦谣答话,锦年抢先道:"我会背《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也学了几篇。"

众人都笑了,道:"哥儿还真是勤奋,小小年纪就学了这么多东西。"

秦谣笑着摸摸锦年的头,回道:"还没有开蒙,不过二爷无事在家里了他们兄妹读书,二爷忙的时候我带着他们俩写字读书。"

周夫人赞许地点点头,林恒之虽然在上有些荒唐,但才学上比外头的夫子要好十倍。至于秦谣,出书香门第,父亲更是前朝大儒,学识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今年也就罢了,明天开便送到家塾里念书。"

"这孩子学东西也快,就是顽皮了些。"秦谣让锦年和妹妹们去玩,锦年却不肯,只抱着秦谣的不放,秦谣无奈地摇头。

"你就带他到附近转转吧!只是差不多就回来吃饭。"老太太说道。

"我也要去,母亲,我也要去。"嫦曦听说母亲要出去玩,推开娘的手朝秦谣跑来。

秦谣答应,一左一右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到附近河岸边走走,柳岸凉风拂面,周围迎藤蔓将河岸围了起来,旁边堆积着不少鹅卵石。顺着河边往西边走,一条长廊延伸到湖中,长廊的尽头是一戏台,林府中大宴习便用这戏台。

"上去看看。"

长廊约有一里多的样子,与水绣香榭的凉亭差不多高,走到戏台中便能将整个园尽收眼底,但见一弯绿水绕林,远山如黛,阁峥嵘轩峻,这园修建得极为湛华丽,可见林府为这园没少心。

"咚!"锦年轻轻一跺脚,那声音如鼓擂一般。

秦谣笑了,道:"怪不得把戏台子建在这里,原来是有这个妙用。"

这湖心亭中间放着大水缸,回音声传的远,因此就算人多也能听戏,果然设计到。

",我要"嫦曦围栏上,手伸出围栏的缝隙要去摘荷。

娘劝导:"姑娘,摘不到的,一会坐了船去摘。"

"船?母亲,我们上船去摘。"嫦曦拉着秦谣的手不住地摇晃,央求道。

"回头摘些的荷叶拿回去做莲叶粥。"秦谣回头对芳菲道:"你去找个船来,咱们几个自己去玩。"

芳菲笑了道:"还是这么孩子心气儿,早上摘还有新鲜的露水,刚好采了来泡雨前茶不更好?"

秦谣恍然,拍手道:"可不是,你不说我都忘了。上回大送了我一罐上好的雨前茶,我正愁不知道用什么水,亏的你提醒。"

"芳菲,我的。"听见秦谣说去摘,芳菲一句话竟然不去了,嫦曦急的了芳菲一下。

锦年见妹妹急的要哭了,忙过去拉着妹妹的手,哄道:"妹妹不哭,我去给你摘最好看的儿。"

"哥哥,我要红的那个,的。"嫦曦揉揉眼睛指着湖中才盛开的一朵。

锦年一副小大人模样,命令自己的娘:"你去,让船娘摘几朵好看的儿,送到的屋里去,记住要新鲜的。"

众人都笑了,娘答应一声向秦谣告辞往河岸口渡口去了。

逛的差不多了,秦谣估摸着前头也该到了摆饭的时辰,虽然不用自己去安排,去晚了难免要受李氏和梁夫人排揎。

回到凉亭里,牌场已散,桌上摆着各巧的糕点,太太们正聚在老太太跟前闲话,众位姑娘们也都围在老太太跟前,秦谣带着锦年和嫦曦过去。

"听说娘娘今儿也派人送了礼来?"老太太向周夫人问道。

现在德妃正得宠爱,做事更是小心谨慎,除了按例的节礼从不肯轻易往林家传递任何消息。这次只是按例封个诰命而已,还不值得让娘娘送贺礼。

说到德妃,周夫人脸上的笑容热络了几分,笑容里透着几分得意,道:"孟说,皇上曾对娘娘道:林卿是难得的人才啊!只可惜英年早逝,朕甚是缅怀若是我朝再有几个像崇恩这样的忠臣,天下百姓何愁没有好日子过。听这话的意,像是陛下授意娘娘送来的贺礼。"

众人都喜出望外,道:"可不是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绣田缘:寡妇门前桃花多】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二章:德妃赞赏〗地址https://wap.xbqg9.net/92/920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