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倒霉的侯君集(2/3)
时候出了篓子,自己这个中间人就成为两边都不待见的人物了。>
“既然如此,那你今天就先去东宫之中探一探太子殿下的口气吧。如果他真的有意,那再另寻一个合适的时机,为父去见一见他。”>
……>
含元殿中,朝会刚开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只见张亮轻咳两声之后,站了出来,“陛下,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微臣提议陛下择日前往泰山封禅!”>
御座上的李世民听到张亮这话,双眼猛地发亮。>
没有哪个帝王是没有封禅的想法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吞并六国,在始皇帝二十八年,东巡封禅泰山。>
之后又有汉武帝以盛世封禅泰山,光武帝以中兴汉室封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大唐,贞观五年正月的时候,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首次请求封禅,李世民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那个时候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拒绝了。>
到了贞观五年年底,利州都督武士彠等人再次上表请李世民封禅,还是被拒绝了。>
之后,群臣还不气馁,在贞观六年的时候继续提出请求。>
不用说,还是没有成行。>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励精图治,正是人生最辉煌、头脑最清晰的时候。>
当然,这也不是说李世民就真的一点虚荣之星也没有。>
主要是这封禅,实在是件大事,说是劳民伤财也不为过。>
要是臣子一提出来,帝王就答应了。>
那肯定会被很多人诟病。>
人家诸葛亮出山,还让刘备来了个三顾茅庐呢。>
李世民自然要几次推脱之后,才会答应。>
如今,他已经登基十五年,像是张亮这种比较会钻营的人,已经感受到李世民自身就有前往封禅的想法,所以就有了今天朝会上的那一出。>
“陛下文治武功,远超历代帝王,微臣赞同郧国公的提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一时之间,含元殿中好多大臣站出来符合。>
这种事情,很显然是讨李世民欢心的,朝中一大半的人估计都不会站出来反对。>
当然,总有人是例外的。>
“微臣不同意!如今关中各地,百姓固然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山东各地,烟火尚希,灌莽极目。封禅之举,劳师动众,规模浩大,劳民伤财在所难免,山东百姓不堪重负,指不定就闹出乱子。”>
魏征这话,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到了李世民头上。>
原本他都准备稍微再谦虚一下,然后就顺势答应了的。>
毕竟,大唐如今的国力,跟他登基的时候相比,着实上升了不知道几个台阶。>
客官的说,李世民已经有资格封禅了。>
“郑国公,你不不同意陛下去封禅,是因为陛下的功劳还不够吗?”>
张亮看到魏征站出来反对自己的提议,脸色有点难看。>
“够了!”>
魏征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张亮。>
“那你的意思是陛下的德行不够咯?”>
“陛下德行也够了!”>
魏征头再铁,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掉进坑里。>
“难不成你觉得天下还不安定?”>
“已经安定!”>
虽然大唐每年都还有各种战争,但是魏征倒也没有因为这个就否定如今的安定局面。>
“那郑国公你是认为庄稼没有丰收吗?”>
“有南洋水稻和曲辕犁,庄稼自然是丰收了!”>
“那郑国公你为何反对陛下前往泰山封禅?”>
含元殿中,一帮人看着张亮和魏征你来我往的在那里说话。>
气氛有点诡异。>
“郧国公莫非耳朵不好?老夫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了。山东各地,烟火尚希,灌莽极目。你让陛下这个时候前往泰山,合适吗?”>
魏征的这个说法,虽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显然很多人都不接受的。>
一时之间,朝堂之中嗡嗡嗡的一片议论声。>
李世民看到这个场景,虽然有点失望,但是毕竟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
“封禅之事,关系重大,后续再议吧。”>
殿中的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忧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孽子】最新更新章节〖第547章 倒霉的侯君集〗地址https://wap.xbqg9.net/88/8858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