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朝觐(1/2)
&am;&am;“可恶!”上清门一处洞府之中,云华真人一声怒吼。
&am;&am;他乃是修道界人人敬畏的元婴真人,谁敢对他不敬,今日神识分身竟然被穆七毁了去。
&am;&am;确实如穆七所料,他打算施展一种秘术,可以暂时的控制一个人的心神,并且传给本体,云华真人想用此法查探穆七将通天符书藏在何处,却被穆七识破。
&am;&am;以他的身份本不屑于使用这种手段,可是谁让穆七是帝王之尊,身怀一国气运,元婴真人已经初步感应天地,他若是直接对穆七出手,必将受到天地惩罚。
&am;&am;元婴真人活得越久,也越怕死,但又不能放任宗传承流落在外,只能出此下策。
&am;&am;”看来七日之后到长安,非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啊,不能直接出手,真是麻烦!“
&am;&am;另外六大门派吃了这么大的哑巴亏,也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各自门派中也在算计着怎么对付穆七。
&am;&am;——
&am;&am;天色微明,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之上。
&am;&am;长安城,正殿之上,密密麻麻的上来上千人,队伍甚至还排到了前殿之上,许多人只能在殿外忍受寒冷的侵袭。
&am;&am;今日是大朝觐,再加上穆七回朝,所有官员能到的都到了,看起来比穆七登基之日来的臣子还要多。
&am;&am;地上摆着密密麻麻的坐垫,今日的朝会可不像平日一样,早朝过后就退朝。
&am;&am;每个地方官员都必须做详细的介绍,建朝以来政务取得的进展,有多少粮食囤积收成,税收和人口的增长,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都要一一道来。
&am;&am;穆七前呼后拥的出来了,黄色龙袍,无比正式的紫金通天冠,珠穗垂在眼前,在烛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让人看不清穆七的样子,显得威严神秘。
&am;&am;众臣子高呼万岁之后,穆七示意平身,便都坐在了坐垫之上,低头垂目作肃穆之状。
&am;&am;最先表述的便是太尉荀彧,他是穆七身边的人,同时才华绝世,在天朝的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建朝大半年的事情,都由他来总结,主要说的是统一之后的功绩,和赈济灾荒的事情。
&am;&am;总的来说,天朝在蒸蒸日上,虽然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却也比诸侯割据的状态好了无数倍,这都是依仗穆七的英明,才能取得如此丰功伟绩之类的马屁之语。
&am;&am;紧接着是三公九卿中的其他人,趁着荀彧说的众人激情澎湃,纷纷吹嘘这大半年有多好,他们有做了好多事情,做的最多的还是吹嘘穆七的伟大,若不是穆七就没有天朝,好像整个天下的事情都是穆七一个人做的一般。
&am;&am;穆七坐在上座,脸上无悲无喜,任由那些大臣们夸大其词。
&am;&am;紧接着就是地方大员讲述各自地区的事宜,这些事情就比较无聊了,没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许多人都打起了瞌睡,也没人说他们,毕竟很多人都这样。
&am;&am;唯有穆七坐的笔直,把这些人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
&am;&am;不一会,便已经过了正午,可是地方官还才刚刚有过半的人讲完,大朝觐还是个体力活,一般的老臣都是可以中场申请休息的。
&am;&am;这是建国以来穆七第一次主持大朝觐,几乎全国各处的人都到了,一年只会召开一次,但是这朝会上都一般是报喜不报忧,很多关键的事情都在打马虎眼,穆七也不拆穿。
&am;&am;“诸位可说完了?”穆七的声音在最后一位臣子讲述完,他剿灭了多少叛匪之后响起。
&am;&am;没人回话,不过穆七的声音却如同雷音贯耳,那些打瞌睡的臣子,瞬间清醒了过来,连嘴边的口水都来不及擦,坐的正正的,认真的听当今皇上的教诲圣言。
&am;&am;“把了缘大师传上来吧!”
&am;&am;传礼近侍立刻喝道:“传了缘上师!”
&am;&am;“尔等都说了,赈济了多少灾民,可是这几日,各地的灾荒奏折为什么都堆在了朕的案桌上,是当朕是瞎子吗?”穆七怒声道。
&am;&am;一时间,大殿之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有一丝异动。
&am;&am;“朕知道,诸位都在尽心的为国家做事,可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已经做好了的事情,没有做好的,我们更应该重视,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穆七不给在座的人一丝喘息的机会,继续喝道。
&am;&am;“刘备出列!”
&am;&am;大耳长手的刘备直接挺身而出,躬身拜道:“臣在。”
&am;&am;“益州的灾情你可清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金币赚赚赚】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朝觐〗地址https://wap.xbqg9.net/87/8790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