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徐松年到家(1/2)

饭桌上,徐松年仔细的说了阳光村的经历。

对于小姨子的事情,说的更是格外的仔细。

“那小妹信里写的还是真的啊!”姚秋实听的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姚冬雪信里写的都够夸张了。

没有想到,现实的情况比她写的还夸张好几倍的。

“是的,这些都是我是听大队长媳妇以及村里的其它大娘说的。”徐松年肯定的点了点头,他在村子里收山货,村子里的大娘们总喜欢拉着他聊天。

看姚家众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徐松年又继续道:

“村子里的人都说冬雪力气大,一人能干三人的活。一个农忙下来,攒的工分都有那些体弱的知青一年那么多了。”

“所以秋收最忙的时间一过去,其它知青天天上工。她都可以不用上工了!但冬雪勤快,没事就去山上。”

“大队长媳妇说,那些老知青们都说从他们三个新知青来了之后,知青点的地面都没有空过!”

“冬雪那孩子确实从小就闲不下来!”姚妈妈认同的点了点头。

从小到大,她这对小儿女就是完全的相反的性子。

冬雪没事宁愿独自一人走出城去捡柴火回家,也不乐意跟着同龄的那些孩子满巷子乱窜。

至于冬双,一个没看紧,他就可以坐在那里看整天的书动也不动。

以前姚家人也不是不曾阻止过两人这样的行为,

但不管是姚冬雪还是姚冬双,都觉得什么都不做,这样呆着实在是太无聊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确实不愧是双胞胎,行事作风总会有些类似。

姚冬双不知道姚妈妈在想什么,要是知道,他肯定不会认的。

一向喜欢安静的他,从来都不太能够理解,明明一起住过妈妈的肚子,怎么他姐就能这样一刻不停呢?

当然姚冬雪也同样不理解姚冬双,就一本数学课本而已,怎么也能让他坐半天不动?

饭后,姚家人才看清楚姚夏兰夫妻俩带回来的东西。

夫妻俩是各骑了一辆车子过来的,

徐松年的自行车上的东西,就是他从家里带回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

而姚夏兰的自行车上,则是他们回来时特意去供销社拿来的。

姚冬雪让徐松年帮忙带的东西确实不少,再加上徐松年自己花钱置办的,他带回来的东西都好几袋。

不过这些东西徐松年本身就是自己掏了车费,

再加上他这一次带回来的东西,完全足以让供销社今年过年的供应好看很多,

还给领导同事也私下带了一份,自然不会有谁有意见。

只是姚家的人看到那满满的一大袋惊呆了。

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大半袋子的板栗之外,就是姚冬雪从村子里换回来的那些细粮。

其中大半都是面粉,加上一大包芝麻。

等到把徐松年车上的那些也打开,姚妈妈最先看到的就是一袋黄豆跟花生。

这两样东西,放在u城这要的地方,可不只是多了两种食材,还是油料作物啊!

除此之外,姚冬雪还带了一些松子、山核桃这些干果回来了。

另外的那些小油纸包,则是姚冬雪试验着做的各种干果、蜜饯一类的。

数量不多,也就是给家人尝个鲜而已。

毕竟蜂蜜那东西,即使姚冬雪的空间,也没有储备啊!

“这些都是冬雪给你们准备的,除了这些外,还有一部分是外婆家跟慧英家。”

“东西太多,我们带不过来。所以就准备抽时间,干脆直接送到他们家去算了!”

姚夏兰带着几分得意的给家人解释着。

姚家其它人完全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在看了徐松年带回来的信后有些遗憾。

徐松年去的时候,也同样帮姚家带了信。

除了对姚冬雪的关心之外,信里最主要是传达了姚秋实的婚礼时间。

只可惜在刚才的信里,姚冬雪特意说明了,阳光村那边有规定,所有新知青要下乡两年后才能申请探假的。

姚冬雪不只是今年没有机会回来,就是明年过年,也同样没有机会的。

第二天,徐松年还可以休息,他按妻子的指挥,分别带着东西去了姚外婆家,以及布料厂。

徐大嫂在家里看着徐松年一次又一次的从房间里,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去。

暗自算了一次又一次,脸色越来越差。

晚上,饭桌子上,徐大嫂终于没有忍住的开了口:

“松年,昨天你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提了不少东西……是不是这一次去东北的时候带回来的?”

“听说东北那边的干货多,但一路天气也不好。要不你拿出来,嫂子天天在家,可以帮你再晒晒,除除湿气,免得不小心受潮长虫子。”

初听这话完全没有问题,至少徐家大哥徐柏年完全没有听出异样,他甚至还在一旁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七十年代囤货日常】最新更新章节〖第57章 徐松年到家〗地址https://wap.xbqg9.net/75/752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