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们能考吗?(1/2)
何建国深吸了口气,一一的看过门外的众人,以及身后也已经出来的众知青,坚定的点了点头:
“是的,刚才,广播里已经通知了!”
“那……那,我们能考吗?”门外的知青中,有一个人忐忑不安的问着。
“是啊……什么人能考?只有应届生吗?”
“我们呢?我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可以考吗?”
人群中,一个又一个人的声音传来。
何建国举起手,示意大家先暂停说道,才道:
“刚才广播通知明确的说,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0%至30%。考生要具有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iquai.o
“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恢复统一考试,由省级命题。招生考试在冬季进行,新生春季入学。”
“所以,再过一个月,我们……又可以参加高考了!”
“真的吗?我们也可以参加?”人群有人有兴奋的着点当场哭泣。
但也有理智的,听到说只有一个月,就开始盘算起复习的事情。
最终,大家都把目光落在了知青点的众人身上。
一来是今年还有新下乡的一批知青,
即使他们并不一定带了课本下乡,
但至少刚从学校出来不久,脑子里总有一些东西。
二来知青点里的人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青人,书籍的留存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于是,找来知青点的大多数知青们基本都没有回去,
他们有的找熟悉的人,有的直接找了何建国。
总之,这一天晚上有无数人激动到无法入睡。
而从第二天开始,知青点来了更多的人。
并且,不再仅限于从知青点出去,在阳光村成家立业的知青们。
但知青下乡这一路都不容易,真正带着书籍的人还真不多。
倒是后来在农村呆的时间长了,特别是东北漫长的冬天,才让知青点的老知青们攒了一些书籍。
这个时候,大家真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甚至都不计较这些书籍是否就是旧课本。
只要是学习用的资料,都珍贵无比。
可仅只有短短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这些资料谁又不想留着自己用?
毕竟一借出去,谁也不知道多久能够收回。
一时之间,原本还算得上清静的知青点,天天都有事情发生。
姚冬雪三人手上的书籍资料不少的事情,整个知青点都知道。
但因为他们三人基本上是共同行动,跟在村里成家的老知青们关系其实并不亲近。
所以暂时找来知青点的这些人,还没有谁有那么厚的脸皮敢在三人面前开口。
可知青点里的这些人却无可避免!
在不知道第几次迎来借资料的人之后,江正阳找了何建国。
同时,那天他又开了介绍信,却了一趟市区。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所有知青点的人,都被召集在了男生宿舍。
江正阳拿着一大叠旧报纸站在大家前面,对大家说道:
“关于这一次的高考,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分为文、理两大类的。”
“文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各科满分100分。”
“文理科总共有三科是重叠的学科,只有剩下的一科,才完全不同!”
“相信,现在大家对于自己将要参加的考试心中已经有所计划了吧?”
“而现在,最缺的,估计就是复习资料了!”
“所以,高中的课本我跟何队长统计了一下,我们整个知青点加起来,也只有两份多一点。”
“分别是姚冬雪拥有的全科课本,我跟何队长凑了一套,另外还剩下两三本不成套的。”
“除此之外,姚知青那里有一套整套的《数理化丛书》!”
“而我手上,则是今天我特意去了县城收集的最近半年的所有旧报纸!”
“除了这些,我们手上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资料也就不说了。”
“而这些,只是统计了我、段知青、姚知青、何队长以及白知青手上的资料。”
“其他的人我暂时没有统计!”
江正阳说完,看着大家都明显露出来的激动表情,示意何建国,轮到他上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资料还算丰富?”
何建国看了所有人一眼,才继续道:
“那你们可知道,按照我们知青点现在的人,即使一人一本,也都可以每一个人都有资料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七十年代囤货日常】最新更新章节〖第312章 我们能考吗?〗地址https://wap.xbqg9.net/75/7522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