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寻人参(1/2)

这一次姚冬雪三人的目的地,就是上一次在山上摘板栗看到的那个方向。

这条路姚冬雪、江正阳两人作为副业队的运输小队走了好几天,自然熟悉无比。

即使是段巧兰,那两天采摘也走的颇为熟悉。

以比大部队早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姚冬雪三人到达了板栗林。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板栗林人为收获的痕迹还是比较清晰。

三人选择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会,才准备继续出发。

这一次,可就没有上一次顺利了。

没有人来过的山林,完全没有路。

三人一边走一边开路,中途还因为一个巨大的山沟绕了道。

等到三人到达位置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钟近两点钟了。

江正阳看了看手表,对两人道:

“休息一会我们就得抓紧时间了。即使回去的路比较熟悉,我们也得三点半以前下山。”

这还是考虑到了最后一段路,即使天稍微暗点也没有太多的影响。

不然,他们可能就只能在这附近呆上一个小时。

时间太紧,三人自然不会按照放山人的那些规矩做。

而且,姚冬雪也仅只是听彭大娘说过一次而已,完全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子,那还不如不做。

但有些东西却也可以好好学起来。

例如按照环境确实适合人参生长的方向后,三人就一字排开,仔细搜寻起来。

采人参采成这样,在姚冬雪来东北之前是完全没有想过的。

在她曾经的想象中,不就是进山撞大运的遇上了人参,然后挖出来吗?

像这种可以通过类似于排查的方法,来寸地不留的找人参,真的让人完全不敢想象。

但找了人参并不代表找到人参。

三人在三点半的时候,带着满满的遗憾,准时的下了山。

到了板栗林再休息时,段巧兰望着那片林子,十分遗憾的道:

“那片林子我们应该三分之一都没能找完!”

“说不定过了那林子,你看到的还是类似的林子!”姚冬雪比较不看好。

她原本以为亲眼看过了新鲜的人参,还闻到了味道,上了山多少会有所帮助。

结果……深埋在地里的植物,基本没有多少味道散发。

除此之外,这个季节,植物基本上都快掉光了叶子。

地面上厚厚的落叶,也实在是影响三人发挥的因素之一。

不管三人的想法是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又开始恢复起了每天忙碌着上工的时期。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前段时间的影响,大家今年干活好似特别拼。

姚冬雪作为去年常驻的运输人员,今年偶尔竟然抢不到活?

跟着村里的大娘们刨着高粱的的根,姚冬雪十分无语。

阳光村收高粱是分成几个步骤的。

最先收的就是姚冬雪去年过来时干过的活,直接割高粱穗。

一般会根据需要,分为割长跟割短。

割长是为了扎扫把,这个每年都需要一定的量,后面要分成村里各家。

割短就纯粹是为了收割。

毕竟收割的时候抢的就是时间,那自然是怎么收获的快速怎么来!

割完高粱穗后,还要收高粱杆。

高粱杆有一定的甜度,收的时候要注意时间。

还有收割高粱时还有一部分高粱叶没有枯,这个也要收拾起来。

阳光村基本是青贮,用来做冬天时动物的口粮。

而剩下的高粱根,就是最不着急的一部分。

一般都是等到粮食全都归仓了之后再刨出来。

刨出来后也不急着收拾,在地里再晒一下。

等到彻底晒干,再由小孩子老人捡成一堆一堆运回去。

农家人煮饭,可不是等着每天下工后去山上抢柴火来凑。

这些植物的根茎,全都收拾好后也要分给各家的。

去年姚冬雪一直是赚高工分,这样的活根本没有分给她的机会。

但今年前面该收的已经收完了,剩下的这些活也就是运输的活稍微重些。

而且因为是柴草,即使是运输的活,也没有收粮时工分高。

可偏偏现在还是按照秋收时的规定,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都一个不少的必须上工。

以前干着粗重活粗活的壮劳力们,自然不耐烦跟女人家一起磨叽的干些细活。

都抢着那些为数不多的重活来干呢!

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有姚冬雪这个女性同胞的什么事情了!

这样的上工一直持续到秋收结束。

当大队长宣布可以休息两天的时候,姚冬雪三人都松了口气。

都不用等明天,姚冬雪三人就去了一趟大队部。

听到三人的话,大队长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七十年代囤货日常】最新更新章节〖第192章 寻人参〗地址https://wap.xbqg9.net/75/7522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