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改变的希望(1/2)

电报是按字收费,姚冬雪路上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草稿。

虽然大队长是说让她不用为集体节约,可姚冬雪也不愿意多浪费集体的钱啊!

发完电报,姚冬雪才取走她的包裹。

看着包裹上的地址,姚冬雪有些意外。

今年收到姚春林的包裹都已经第二次了!

虽然她上次寄东西也寄了姚春林的一份,

但按照时间来算,应该还没有收到才是。

也就是说,在她没有写信也没有寄东西去的时候,姚春林特意给她寄了一个包裹?

想想这具身体记忆中,姚春林一年也就是几个大的节日才会寄东西回家……

包裹不算是特别大,姚冬雪提着却能够感觉到沉沉的重量。

因为没带背篓,半路上姚冬雪找了个机会就塞进了空间里。

姚冬雪虽然极力组织语言了,最终的电报费还是足有十来个字。

九分钱一个字,十个字就是九毛钱,姚冬雪则是花费了足足一块二毛六分的电报费。

收到邮政女孩手写的单据,大队长又是欣喜又是心疼。

却也知道,这估计已经是姚知青特意压缩的结果了。

看着大队长的表情,姚冬雪也有些理解。

在这个公社粮站面粉只用一毛八分一斤,供销社鸡蛋五毛五分的时代,发个电报就能费上六斤近七斤的面粉,两斤多的鸡蛋……

要换成在村里买,估计还能买更多的情况下,换了谁也都会心疼啊!

这瞬间,姚冬雪突然间开始理解,段巧兰当初听到江正阳说采药一天能够赚个一块钱时的满足。

这么一想,姚冬雪瞬间有了紧迫感,于是,她对大队长说道:“那我去上工了!”

眼看着姚冬雪就要跑了,大队长赶紧把人给叫了回来。

“你这是准备去哪里上工呢?”大队长好笑的看着姚冬雪。

“……那我要去哪里上工?”姚冬雪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她今天是被点明了要上山的人。

“如果你不急的话,下午跟副业队的其它人一起去山上运山货下来就行。”大队长第一次为一个人太勤快而有些无奈。

所幸,姚冬雪也确实不至于急。

于是,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就告别大队长回了知青点。

这个时候的阳光村,不要说知青点了,就是村子里都不见一个人。

姚冬雪远远的看到村里晒场里老人孩子正在忙碌着。

晒着的各种粮食,都有人时不时的翻晒着。

晒场边的树荫下面则堆着大堆大堆的农作物,有些需要摘的、或者是需要择落子的都堆在那里。

本来是随便瞄了一眼,姚冬雪却觉得其中有两个身影颇为熟悉。

下意识的仔细一看……那不是他们知青点里的两个新知青吗?

什么情况?

地里已经没有他们俩能干的活了吗?

这么一想,姚冬雪又多看了其他的几个位置,果真又陆续的看到了刘秀兰以及吴小雨。

现在的秋收基本全是人工,看到晒场附近堆放的满满的各种农作物,姚冬雪突然间觉得,好似今年的秋收速度比较快?

应该是错觉吧?

秋收本身就是多种农作物一起收获……

毕竟农活从来都是看天吃饭的!

适合的季节,充足的雨水,都是春耕的必要条件之一。

播种的时候还会分组,多片田地、多种农作物一起播种的。

同一种农作物,收获的时间都有可能相隔半个月以上。

就看当初种植的时间,以及地理位置。

天是是出了太阳还是下了雨,田地是向阳还是背荫、上好的肥田、新开荒的贫瘠田地、甚至是距离水源远近的田地、山坡,都会影响成长收获的时间。

带着一路的胡思乱想,姚冬雪独自一人回到宿舍。

想了想,先开了炉子烧上水,并且取了一只前段时间晒的干野鸡出来。

收拾好后姚冬雪才拿出姚春林寄来的包裹,

小心翼翼拆开一看,里面藏的结结实实的军用罐头以及一套新的橄榄绿。

除此之外,还有照旧的两个罐子,一罐奶粉,一罐麦乳精。

姚冬雪看了一下,这个罐头盒子姚立雪的记忆中有。

以前姚春林也寄过回家,就是类似于午餐肉的那种。

但关键是这种罐头竟然有足足四个!

姚冬雪沉默了一会儿,又拿起橄榄绿比了一下。

高度比较适合,如果不是姚春林发军装后特意去换的,那应该只有可能是她的那位大嫂了。

想着,姚冬雪有些头疼。

她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擅长维护关系的人。

所以从下乡到现在,她的交流范围是真的不大。

维持着姚家、姚外婆以及姚春林、易慧英的关系,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七十年代囤货日常】最新更新章节〖第167章 改变的希望〗地址https://wap.xbqg9.net/75/7522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