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太上皇的独白(2/4)
在断气被冻死的威胁之下,动物联盟的汉斯喵、高卢鸡、约翰牛更是连碳中这里子和面子都占着的华丽外衣撕掉了,也没见他们能解决这东西带来的问题,自己就更百搭了。
当然郭戎还是长了个记性,等找机会提醒一下李诵、李纯或者韦贯之,以后如果在京畿建什么工场工厂,一定要建在长安城外,而且要避开东南和西北的风向,要不然雾都这名头提前一千年就能挂长安脑门上。
郭戎的思绪飞散到治理长安污染的时候,斟酌了半天的张嘉轩也开口了。
“不过也无妨,相比较而言还是先返回长安更好一些,如果长安不适合陛下调养,长安附近有的是地方,玉山、终南山对于比下来说都是不错的疗养地点。”
从张嘉轩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郭戎也算放心了,毕竟,从出征到现在,离开长安已经整整两年了。
这已经大大地超出的最初预期的时间,就算太上皇不能长途跋涉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既然能走,那就没必要拖延了。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安达显带着商队一路向西,但是沿着已经建立地从龟兹到长安的商路,第一批人员已经返回了长安,而他们不仅带回了龟兹的消息,更带回了一封郭昕的亲笔信。
当郭戎率部从草原进入河套之后,这封来自数千里之外郭昕的亲笔信,几经辗转,最终被送到了郭戎的手中。
看完了郭昕的信,了解了龟兹的现状,明白了郭昕的想法和布局,震惊于自己这位义父的眼界、谋略、胆略的同时,郭戎也就明白了郭昕想让自己做什么,只不过所有的行动都必须等到自己回到长安之后才能进行。
再加上如今李诵快要油尽灯枯,郭戎不得不加快速度,还是那句了,李纯很好,但是郭戎始终觉得李诵更加的亲近。
完成了对于张嘉轩的咨询,郭戎回到了太上皇李诵的身边。
“陛下,经过深思熟虑,臣已经决定提前返回长安了!”
“哦,你的意思是陇西不去了?”
“陛下,灵武,朔方、陇西苦寒不亚于漠北,将士们经过了整整一年在草原上的征战已经非常疲惫了,而且我们离开长安已经两年了,不少军士也想家了,不瞒陛下臣也想家了……”
“啊哈哈哈哈,”李诵当即放声大笑,“也好,我们离开长安已经整整两年了,啧啧啧,这比朕当皇帝的时间都长。”
“……”
“好了,不逗你了,两年的时间确实很长了,大唐的大好河山我也基本都见到了,说实话我也累了,反倒是现在长安更让我好奇。”
“纯儿在信,还有臣子们给我的奏报中给我描述了长安的变化,我也想看看你提出的蒸汽机、海船、纺织机的样子,那就这么定吧!”
“遵旨!”
“选好回去的路径了吗?”
“根据情况应该是选择河东道,具体的臣还没有来得及选定。”
“这样啊,自从你去年夏天发现了府谷的煤炭,并且开始利用之后,府谷似乎很被纯儿和中枢的宰府们看中,不仅升级为府,大规模的开发,为了将府谷的煤炭运到长安,一条大路似乎已经开始修建了,我们就走那条路吧。”
李诵选定了道路,郭戎自然不会反对,那条路他也是清楚的。
毕竟前半段跟走河东道相同,就是沿着河道向东,非常平坦,至于后半段……
自己曾经让韩愈命令长缨军侦察营、工兵营的新兵在府谷到长安之间进行侦查和勘探,以方便日后修建运煤的道路。
只不过郭戎没想到,这条路刚刚被勘探选定好,直接就被韦贯之等人征用了,作为了未来府谷——长安的道路,根据韩愈送来的地图和自己的记忆,郭戎感觉很像是后世包茂高速的路径。
根据侦察营汇总的消息,这条路是可以让大队人马通行的,所以从一开始郭戎就把这条路当做了备选的路线之一。
虽然选定了路径依旧处于雏形的阶段,而且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但是郭戎对长缨军工兵营、侦察营的素质郭戎还是有信心的。而且根据郭戎了解的情况,韦贯之依旧组织民夫开始向长安运送原煤了。
随着返程的路径确定,长缨军的侦察营立刻出动,探查路径的同时继续绘制地图。
从草原返回丰州之后,郭戎带领北征军的一众将领,再加上早就等候在此的朔方、振武、河东三镇的主要将领开始紧锣密鼓地收拾后续事宜。
天德军和振武军完成了合并,不过此时的振武军最重要的任务从防御漠北,变成了支援朔方和膜拜,同时确保府谷——这一新兴的大唐能源重镇的安全。
随后,出征之前被从各军抽调的骑兵分别回归各自的建制,需要留守丰州以及补充给云中、呼延两个都督府的兵马进行调配。
完成了所有的补给和调动之后,完成了重新编制的禁军沿着选定的道路沿着黄河向东行军,十天之后,大军开始沿着黄河的转角这项折向南方沿着曾经走过的不太宽阔的山路前进,半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最新更新章节〖第256章 太上皇的独白〗地址https://wap.xbqg9.net/71/7196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