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献帝东移(二十)(2/3)
果,钟繇按奈住心中的震惊,对着旁边的徐晃跟闻讯赶来的杨奉等人开口道。
“诸位将军,若是这么被困在关内,无异于等死,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东边方向的西凉军立足未稳,立刻发起进攻,只要将他们击退了,我们就还有一条活路!”
“元常此言有理!”杨彪闻言也赞同的道,但是说完之后还是看了徐晃一眼。“不知道徐将军可有什么妙策?”
显然,杨彪的心底对于徐晃还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徐晃这一路上的表现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
“回大人,目前我们便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立刻出兵,就如之前钟大人所说的一样,趁着这伙西凉军马立足未稳,先击溃他们,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容的赶到洛阳去。其二,就是固守待援...”
“固守待援...”听到徐晃的话,旁边的大臣微微皱眉。“可是洛阳方向已经荒废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们.........还是说,你是在说关东的那些诸侯?”显然,这个大臣虽说是愚钝了一些,但至少还不愚蠢,总算是明白了徐晃的意思。
赞同的点了点头,徐晃开口道/“正是关东诸侯的援军,我们派出去的使者也有许久了,这个时候关东诸侯的援军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假如有他们相助,我们只需要坚守一阵子,便可以里应外合的击溃堵住我们的西凉军...”
“只是...”
徐晃跟杨奉等人对视了一眼,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非常理想的结果,他们都清楚使者已经派出去很久了,关东诸侯按时间来算也应该快到了。可问题是,假如关东诸侯没有派出援军呢?现如今汉室的威严已经快要扫地了,这种情况下关东诸侯若是没有派出援军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换句话说,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等着,等关东诸侯的援军抵达,一个就是现在立刻派兵出去。
他们都很清楚以函谷关的地形,就这么冲出去会有多大的伤亡还有多么渺小的胜算。问题在于关东诸侯是否会到,假如到了,那自然简单容易,可要是不到,他们就等于是失去了唯一的机会...
就这么继续等下去,对方的守卫只会越来越稳固。那个时候他们反而更加没可能攻破对方的防御,换句话说,他们就相当于是真的被困死在这里了。
“末将愿领军前往!”不需要杨奉或者是徐荣等人示意,已经有一个将领站了出来抱拳道。
“好!赵将军,我这就给你两千兵马,务必要讲东边的敌军击退!”见有人站了出来,杨奉大喜过望的道。
“是!”
那将领欣喜的道,立刻领着杨奉许诺的两千兵马出关。
这到不是说杨奉不能给这个人更多的兵马,并非如此,实际上函谷关内的兵马还是很充足的。问题是函谷关的地形限制了兵马的使用,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在这里使用更多的兵马,一千人跟一万人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区别。
望着出关的兵马,徐晃有些迟疑,却也毫无办法,因为这已经是当前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假如能够击溃堵在函谷关出口的西凉军,那么他们就都有一条生路,不然的话...
他们将会被困死在这里...
而且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消耗掉一些人...
原本无论是徐晃还是其他的人都在担心自己的人太少,因为西凉军的兵马优势太大了,而他们的兵马呢?
可是现在,函谷关本来就是雄关一座,少量的兵马就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被攻破。问题在于粮食,人越多,粮食的消耗也就越多,按照原本函谷关的设计标准来看,他应该是在有外敌的情况下会得到身后洛阳的支持,这样一来完全不必担心粮草的问题,关内的兵马只需要将大量的敌军拒之于外就可以了。
至于有敌军翻越过来了?这个更简单了,少量的敌军洛阳方面完全可以派兵解决,比如说像这次的千余人一样。至于大量的敌军?那几乎就是在谋杀。
要知道翻山越岭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这点只要是在户外爬山过的人都很清楚,尤其是这么一座险峻的山。
首先一点,你无法携带太多的东西,那些攻城用的军械就不用想了,如此巨大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携带着翻过山脉。甚至就连云梯都不可能。不仅如此,士兵还无法穿戴着盔甲,只能带着自己最基本的武器,身上也无法携带太多的粮食或是口粮,充其量几天的数量已经是顶天了,不然的话根本无法翻越山脉。
数量较少的,比如说千余人的话,函谷关另一个方向的人还可以通过翻越山脉的方式来运送。可要是数量多了的话,要知道,翻越山脉本身也是有危险性的,你又无法携带太多的粮食,人数越多,粮食的消耗也就越巨大。
真要是弄个一万人过去了,粮食根本运送不过去,到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所谓的洛阳方面出兵,半个月的功夫,这些人怕是就要自己饿死了当然,也可以以战养战,就地取粮,这个也是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可问题是通常来讲一万兵马根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铁马山河】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章 献帝东移(二十)〗地址https://wap.xbqg9.net/70/7010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