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入定北营(1/3)

更新时间:2013-08-20

众人又在那山林中穿行了半个月,终于出了北牢山西脉,下了北牢山,进入大庸王朝最西边的庸西平原。这庸西平原因为背靠北牢山,山中山水,山泉汇聚山下,形成一条大大的河——清水河。

庸西平原,便是这清水河的发源地。整个北牢山大半片山脉的山泉,都会通过不同的地方下山,而后或经人工改造,或自然成流,纷纷向着一个地方注入。积少成多下,那清水河河水丰沛,整个大河,由西到东,横贯大庸,如母亲般,哺育一方人。

只是这清水河,众人却无缘以见了。

又行了十天,离了山林,一行人也难以打到猎物,好在军中开始管饱,只是行军,却是从早到晚,除了中午休息一半个小时,其它时间,都不间断。

十天后,终于有一座占地几百亩的大城,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大城,便是大庸国西北面第一大城——定北城。

大庸国分二十四行省,省下设陵,陵下郡,郡下有镇。而这定北城,便在北源行省首府,当然,也是清河陵陵都所在之地。

定北城地势极好,清水河在这里,正好拐了个大弯,而定北城,便依这清水河而建。城西,城南依湾,城北是一望无际的庸西平原,水运,陆运都是极为发达,造就了定北城的繁华和富裕。

只是显然,任平也不会带着众人进入这定北城一游了。

定北营,便坐落在定北城东二十里的一处浅滩之中。整个定北营,有守军数十万,军中强将精兵无数。

定北营初建时,大庸国还相当强大,东争西讨,战事不休。定北城西边的西陵国,当年便是大庸国的国土。那时,整个北源行省,只是大庸国最北的一座内城。往西,才是西平行省,大庸国西疆所在。

只是后来大庸国大败,西平行省独立,自成一国,国号西陵,延北牢山,一路往东、南扩张了近千里,后又依附大靖,成为大靖属国。至此,仅是大乾属国的大庸,却是不敢主动寻衅生事了。西陵乘机,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如今,更是时不时的反攻大庸。

西陵的独立,对大庸国王室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整个大庸国,西北两面,都是被北牢山包裹。定北城,更多的,是作为新兵训练所在。而如今,大庸国却不得不在此陈重兵,防止西陵国进犯。

丰饶的庸西平原,也随着西陵国独立,近一半被划了出去。北牢山西脉,近半的山脉,大庸国再难染指,山中无尽的资源,无法获取。

也是如此,大庸西陵两国百年来战事不断。因为西靠北牢山西脉,又有近半的庸西平原,再加上西陵内其它一些肥沃土地,虽然比大庸国小,但却比大庸国国力强出许多。整个庸西平原,一度落入西陵手中。好在大庸出了个罗振宇,带大军,一路将西陵赶出北原行省。

这本是大庸建国以来难得的一次扩张机会,大庸国南线却是全面告急,大莽,大晋,西秦三大王朝,百万大军,分三路,直奔大庸国国都中京而去。

仅月余,便有五大行省落入三军手中,大庸国南方近半的行省失陷。

大庸国震惊,大乾国各属国震惊。

大庸国紧急(和谐)抽调了全国近九成兵力,背水一战。

全国数百高级将领,无人敢挂帅,无人敢言胜。朝堂之上,求和声,压倒一切。

正在庸西平原西征的罗振宇将军,单骑入京,面圣请求挂帅。

面对满朝的质疑声,大庸国国君,乾纲独断,将南征大元帅印,赐给了初显峥嵘的罗振宇。

双手捧着南征大元帅印,罗振宇直感觉,自己如同捧着数十座大山一般沉重。

大乾王朝,属国数百。大乾王室,只是定下了各属国间,依国土面积进贡的规矩,却并不阻止各属国间互相争伐。

大乾国开国圣皇,更有一句“只有能够威胁到大乾的属国,才有资格在大乾国大帝面前站着说话,才有资格和大乾王室谈条件”,数百年来,各属国间,争战不休。只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属国,拥有和大乾国王室平等谈条件的实力。

大乾国每年从各属国中收取的进贡,便足够大乾国开销。大乾国国民,甚至不用纳税。此消彼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差距反而越来越大。

罗振宇挂帅,整合大庸一百五十万大军,历经一年时间,以再丢三个行省,数十万大庸**队的损失为代价,终于将三国联军,挡了下来。

大庸一千五十三年,是大庸继成为大乾国属国那一年后,过得最坚难,最耻辱的一年。

大庸一千五十四年,大庸国终于可以取得一些局部性胜利。

又五年,大庸国在绝对的劣势下,依旧收复了第一个被三国侵战的行省,初始参战的一百五十万大军,只余三十万不到。

五年间,大庸国内,逃难人民不知凡几。大庸国国主,以大魄力,以保护国土,收复失地为口号,将这些流民,年龄在十八到三十五岁之间的男的,全部充军,其余人,皆被发往大庸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世争雄】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九章 入定北营〗地址https://wap.xbqg9.net/7/76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