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克虏伯大炮的威力(2/3)

搏战的勇气,五千骑兵必能一鼓作气把李字营消灭干净,等明天清兵援军到达,这里只会留下二千多具缺一只耳朵的尸体。

回军十四营重新任命了十一名小队长,共计三十名小队长,每个小队四五十人。统计也很快出来了,死伤超过七百人,其中一大半为伤员,就算回到董志原,大多非死既废了。

得到准备消息之后,安杰、杨大娃子等十五名佰长,欲哭无泪,这还怎么打?剩余一千出头的人,还要照顾伤员,死伤超过三成,就是说这支队伍没有战斗力了。这不是合围敌人,可以有时间休整。风云变幻莫测,大清官兵随时会来增援李字营,他们明天就要逃回董志原。

适才还在鼓舞战士死战的斗志,现在这些军官自己都没信心了,这是一支没有信仰的队伍,不似董志原里其他回军,人员很杂,有些是大清叛军。

其中杨大娃子、赫明堂、穆三,手下一帮人就是刘铭传的“铭字营”逃卒,因粮饷不济,抢掠地方百姓,之后加入回军,他们大多是安徽人,和李国楼是半个老乡。

他们三人自然而然走在一起,并辔而行,前去迎接主将哈连虎队伍。穆三满怀悲伤道:“老四死了,我们这些老人越来越少了。”

赫明堂愤怒的吐一口痰,怒道:“就不该让安杰领军,怎么他没死啊。装个吊英雄,还不是躺在担架上。”

“脑子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刀客,和这种人谈论战术是白费功夫,悲哀啊。”穆三毫不留情的骂骂咧咧,上面的人山头众多,争权夺利。下面的人同样山头林立,他们认杨大娃子为大哥。

性质是一样的,认死理的人,一条道走到黑。若是大哥是忠义之人,他们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若是大哥是三姓家奴“吕布”,他们就会对主子“董卓”下手。

此时一支军队是如此,一个营也是如此,甚至一个哨队同样如此,带兵就是带将,军官一条心,这支队伍就能万众一心。就像刘铭传的“铭字营”,只要刘铭传在营里,这些军官不会有异心。但换了一个主将,立刻军心涣散,诸多不满会爆发出来。

杨大娃子微微叹一口气,不知未来他们的路在何方?大清愿意招降无恶不作的叛军,也接纳像他们这种反叛的大清军人,但有先决条件,那是要立下大功。否则像他们这种反贼,是得不到主子原谅的,被官兵活捉,凌迟处死。

“还是把接下来的仗打好,不过接下来进攻李字营,我们只能作为后续部队,第一波的进攻,我们不参加,我们伤亡太大了。”杨大娃子大声,让身后的人都能听见,现在他是主将,十四营的一切由他说了算。

马蹄阵阵,地表都在颤动,年轻气盛的哈连虎带着大部队回军骑兵行进而至,一副军容整肃的模样。不过看他们的脸庞,就落差很大,有的人满脸沧桑,胡子拉碴,有的人青涩的模样,看上去还没成年新神王传。至于青壮年,不到队伍里的百分之三十。

回军全民皆兵,可以说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都反了,民族的抗争,民族的自强,在回回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历史该如何评述回民军的起义?以史为鉴,西夏王朝对宋朝的称臣纳贡,就是民族独立成功的典范。

没有任何王朝允许自己国土上出现这种国中之国,对于一个有着各个民族的大国,是决不允许各个民族闹独立的,不管起义时提出的纲领是多么得顺应民心。

李运开一队骑兵,乘着火炮延伸痛击回军骑兵的机会,又拍马转回适才的战场,捡了一些枪械,一个人割了一颗头颅,插在突刺枪上,而后凯旋而归。

迎接他们队伍的是一阵阵,“万胜!万胜!万胜!”的欢呼声,李国楼高兴的骂道:“臭小子,举人头回来干嘛,都给我扔了。”

“报告李大人,亲兵侍卫第三小队,一个不少回来了。”李运开得意的一笑,把一颗人头扔下山坡。

“嗯,休息,吃饭。”李国楼惜字如金,没有表扬回来的人,自有书记官朱定河记录下战果。

如今每个人都变成战士,600多役夫大都不会使用枪械,饭大慧发了一把刺刀,一把突刺枪给他们使用。

在沿途收留的流民、村民有500多人,其中会开枪的100多人,加入长夫的队伍。

这样长夫的队伍就有700多人会开枪的,由饭大慧直接指挥,他也想表现一下勇武,指挥民夫里最强悍的一支队伍。

那些不会开枪的民夫共计1000多人也都发了一把刺刀,一把突刺枪,打仗不用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晚清神捕】最新更新章节〖第475章 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地址https://wap.xbqg9.net/7/720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