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清国的赵括翁同龢(2/3)

功劳。

清晨李国楼训斥完府里的家丁以及仆人,便离开家里,前去拜见翁同龢。同样他也是让仆人昨天就递上拜帖,约好时间这才登门拜访。此时的官场礼仪都是这样,沒有门子传话,官员是不见客的。

进入翁同龢府里的客厅,面见翁同龢,李国楼翻身跪拜,口称:“老师,学生李国楼前來参见。”

进士及第的人都可以叫翁同龢“老师”,因为翁同龢在翰林院侍讲开课,学富五车的人,学生故吏遍天下。

翁同龢呵呵一笑,上前扶起李国楼,说道:“国楼不要这么客气,老夫愧不敢当啊。來,请坐。”

入座看茶之后,李国楼喝了出门第一口茶,吹徐茶水上的茶叶,慢慢的喝一口香茶。接下來若不是主人请你喝茶,而是自己端起茶杯喝茶,那就是赶你走了,这也是大清官场上的规矩。一股暖流流淌在腹部,舒服极了,李国楼欠身,说道:“老师在翰林院侍讲,学生还沒有能有幸前去倾听,实在是一大憾事。这是学生的拜师礼,还请老师收下。”说完李国楼地递上礼单,再次翻身大拜,又给翁同龢磕了三个响头,看似在外面风光,进入朝堂,上面有上百位高官排在李国楼前面,一件差事,要拜一尊佛。

送翁同龢这种要清名的人礼品,是要讲究品位的,拜师礼两只金锭就够了,不能再多了。接下來便是字画、古董之类陶冶情操的小玩意,做到适可而止。

“嗯,国楼有这份心就行了,下次不要这么客气。”身材比李国楼更加魁伟的同龢眯缝起眼睛,抚摸着一部大胡须,他过去也是贪婪之徒。可谁叫他做了帝师,为了享誉天下的名声,只能修身养性,做起看淡名利的大名士。

李国楼从袖笼里掏出手本,恭谨的递上去,说道:“学生,昨天蒙得圣恩,要学生做的首席学政。今日特地前來听校长聆讯的,昨晚学生通宵达旦,书写了一份的讲义和操典,不足之处,还望校长见谅。”

翁同龢接过李国楼手里的手本,展开牍碟,但见娟秀的字体,密密麻麻书写了很长一篇文书。不由抬眼看向李国楼,果真是一夜不眠呀,要整理出这么多陈条,动脑筋也要动半宿。再看里面的内容,脸色为之一变,微微一笑,暗地嘉许李国楼,聪明玲珑的精细人,竟然知道他的想法。所谓就是新军事体系的重建军校,和军事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同治皇帝亲政之后,收拢兵权的一枚棋子。借整编的大好时机,重新把直隶地区的军官清洗一遍。以后嘛······慢慢來,把全国所有的中高层军官清洗一遍。

一座一个营的编制的新兵建制,岂能满足野心勃勃的翁同龢,他可是盼望和“八国联军”一较高低的那一天,11人的六军编制哪够啊!最好來个十万兵马。可最主要是钱啊,沒有银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清谈。军机大臣文祥竟然在朝堂之上讽刺他,还不是说他空口说大话。如今皇上把李国楼点拨到他门下,这个京师有名的花花公子哥,可是一位能挣钱,还能拉赞助的绝世高手。

突兀之间,翁同龢拔地而起,洪亮的嗓子喝道:“国楼啊,今儿别走了,和老夫一起到书房谈谈,我那里有京畿地区的地图,我们敞开心扉好生谈谈,接下來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李国楼原本还有事,准备早上到总理府衙门去见恭亲王,做出公事公办的样子,打探皇宫里的内部消息,也是向恭亲王表明态度,有宣誓效忠的目的。所以才大清早前來拜访翁同龢,哪里想到翁同龢竟然不让他走了,他又不好说接下來他还有事,只能硬着头皮來到书房。暗自后悔,理应先去总理府衙门面见恭亲王,现在完蛋了,得罪一位恩师,恭亲王会以为他是见利忘义的小人。

书房里翁同龢取出京畿地区的军事布防图,让李国楼看需要整编的六军所处的位子。李国楼一看就腻味得慌,实话实说道:“翁校长啊,如今世界已经发生改变,这舆图的画法不是这样的呀。这种地图哪能行军打仗,用这种地图和八国联军打仗,他们的京畿地区的地貌情况也比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在自己国家和外国入侵者打仗,这地利的优势在人家那里,翁校长你是知兵之人,这仗还怎么打呢。”

翁同龢极为不满,瞥眼道:“国楼,你怎么知道洋人有我们京畿地区的地图?”

“翁校长,这还要猜吗?洋人传教士跑到哪里?就绘制哪里的地图。洋人从进入大清第一批人开始,就偷偷摸摸绘制我们大清疆域的地图。多少年过去了,洋人哪里的地图沒有?而我们呢?还死抱着开国时期的测绘的土地。王八羔子,拿着这种地图和洋人打仗,能打胜仗,我把眼珠子扣出來。”李国楼实在看不下去了,一张上百年的乾隆皇帝时期绘制的老地图,翁同龢竟然当机密文件一样保存。骂人的话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晚清神捕】最新更新章节〖第360章 大清国的赵括翁同龢〗地址https://wap.xbqg9.net/7/720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