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出事了(1/2)

今曰,乃是袁绍的寿辰。

当此危难之际,袁绍本是沒什么心情庆祝,但臣下们却进言,借着庆生之际,缓解一下军民紧张的情绪,袁绍便决定摆下酒宴。

前番虽有张合叛变的消息,令袁绍一度陷入震惊中,但三子袁尚随后发來消息,声称他已掌控住安城局面,纵无张合,也绝对守得住城池,这让袁绍稍稍宽心,才有心情來庆贺自己的寿辰。

大殿中,觥筹交错,一派欢乐的气氛。

“报,,安城急报,,”

急促的叫声,打断了酒宴愉悦的气氛,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大殿门外。

一员亲军匆匆而入,跪伏于阶前,“禀主公,安城失守,三公子已败归邺城。”

袁绍身形剧烈一震,脸色骤变,中的酒杯差点脱惊落。

殿中众文武,瞬间也陷入哗然惊变之中,一个个惊到目瞪口呆,万不敢相信,安城竟然失陷。

正当袁绍主臣震惊失措之时,灰头土脸,一身是血的袁尚,灰溜溜的步入了大堂,跌跌撞撞的跪伏在了袁绍跟前。

袁绍一见袁尚,气就不打一处來。

这个他自以为像极自己,万分优秀的儿子,临出征之前,就在几天前还自信的保证,安城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谁料,才过不到两日,竟已将安城失陷,全军覆沒,狼狈不堪的逃了回來。

袁绍是又气又恼,冲着袁尚喝道:“你不是说有你在,安城万无一失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袁尚一脸委屈,拱解释道:“父帅息怒,儿本已掌控局面,谁料到张合那叛贼,竟然无耻的为陶贼攻我城池,蛊惑他的旧部不肯力战,儿苦战不敌之下,才失了安城,非是儿不死战。”

“张合这忘恩负义的逆贼,枉我有恩于他,他竟然敢这样对我,可恨,奸贼……”袁绍的怒火,立刻被转到了张合身上,对儿子的埋怨顿消几分。

袁尚暗松一口气,急得审配使了个眼色。

审配会意,忙道:“先前官渡之战,那张合就未出全力,前番延津之战,他也败逃而逃,其实配早就怀疑,他心存反意,沒想到真的被我猜中了。”

审配这番话,仿佛料事如神,早就料到了张合会降敌一般。

“张合狗贼,我早就该看出來他存有异心,早知这样,就不该令他随尚儿去守安城,”袁绍懊悔万分,非但不再怪袁尚,反而自责起來。

袁尚终于如释重负,自己站了起來,宽慰道:“父帅不必太过忧心,安城虽失,但我邺城乃天下坚城,我们尚有兵马三万,城中粮草足支一年,有儿在,必可为父帅守住邺城不失。”

“陶贼连战连捷,实力爆涨太快,天下诸侯必会对他心生忌惮,断不会容他肆意坐大,配以为用不了多时,中原必然有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坚守到那一天。”审配也宽慰道。

听得儿子和谋士的宽慰,袁绍激动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些许,遂是撤下酒宴,商议邺城保卫战之事。

沮授却又进言道:“光靠我们头的兵马还不够,授以为,主公当速派人往南皮和蓟城,召高公子和二公子率本部兵马,会师于邺城城下,集中我们所有的兵力,方能与陶贼决战于城下。”

袁绍连连点头,当即修书两封,派人星夜赶往南皮和蓟城。

这场军议,一直商量到深夜时分,方才散去。

袁尚告退,归往自己府院,审配则跟随在了身后,显然有话要说。

袁尚心领神会,前脚一进门,后脚便将左右屏退,问道:“此间已无外人,正南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

审配环视一眼左右,压低声音道:“配观高干和袁熙二人,拥兵自重,各怀鬼胎,当此危难之际,他们未必肯來救援,如无这两路兵马來援,能否守住邺城,还是个未知数,配以为,三公子还得早做打算才是。”

“那正南先生的意思是……”袁尚神色紧张起來。

审配便抬遥指西面,“配以为,三公子当以向匈奴借兵为由,赶在邺城被围前出城,速速前往并州,收拾兵马,结好匈奴,坐观形势变化。”

“前往并州,”袁尚目露疑色。

“对,就是前往并州。”审配点头继续道:“介时若中原有变,陶贼有撤兵迹象,三公子便率可率并州之兵赶往邺城,不失为有功。倘若邺城有失,以并州山河之险,也足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无限召唤】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三章 出事了〗地址https://wap.xbqg9.net/6/651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