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刀名绣春(1/2)

李员外在病床上半倚着身体,手里托着账册正在逐条细看。[书库][].[4][].[]李夫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老爷,天佑他就要走了,我们……我们得赶紧出去送送我儿啊。”

李员外愣了一下,随即合起手中的账本,放在了自己的枕边。对妻子笑道:“夫人莫急,天佑这次出去锻炼是我一手安排的。他若是没有开窍,我自然一世为他遮风挡雨。可他现在开了窍,就得继承家业,撑起这个家。”

着,李员外挽起夫人的手,轻声道。“我知道你心疼儿子,我又何尝不是呢。可他若不早些长成栋梁,我们李家今后又将如何?现在虽然不是乱世,可也动荡得紧。之前有府县老爷们照顾,和船主关系又融洽,我们的货船收益颇丰。可自打前年新的浙江巡抚上任,这生意是一天比一天难做。我想着让天佑跟着李福出去锻炼两年,长些见识,等日后海上生意若是做不下去了,他回来守着李家的田产地业也能富足一生。”

李夫人早已习惯听丈夫的话,虽然心疼儿子,可也知道这是为了儿子的将来。便不再些什么。靠着李员外也坐在了床边。“老爷的在理,不过现在我儿已然好了,你又让他出门锻炼,之前我们商量给他娶妻的事……这两天媒婆可是来了不少啊。”

李员外沉吟了一会,道:“当初我儿混沌,急着给他成婚是为了传宗接代。现在我儿心智初开,现在让他沾染女色。万一就这样陷入酒色之中,那可是大大的不妙。还是等两年他心智坚定了再吧。”着,他的脸上显出了些许怒气:“之前我四处央求,那些家伙也不肯将女儿嫁入李家。现在听天佑开窍,一个个反倒开始遣媒婆过来。哼,晚了。”

海门县城离南方海岸其实并不远,为了躲避朝廷耳目,李家特意在偏远的东海岸修建了海运码头。

李天佑和李福一共带了两辆马车,一辆二人乘坐,另一辆装载着要运出海的货物以及日常用品。为防止有股倭寇滋扰,所以他们这次出来,足足带了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家丁护送。三十名护卫围绕着两辆马车,一行人出了海门县,缓缓东行。

李天佑透过车窗看着那些围绕在马车周围的家丁,个个都身强力壮,背着弯弓,挎着腰刀,一身劲装看起来煞是威风。不由得动起了学武的念头:“我既然来到了古代,是不是也应该拜个师父,学点武功什么的?”

心念至此,便转头问向旁边的李福。“李叔,您可通晓武术?”

闻听此言,李福捻须笑道:“少爷,我自也是在府里长大,曾和府里的教师学过一些拳脚,不过这年纪大了,事务也繁杂,也就荒疏了。”

李天佑听李福也学过武术,心念一动,随即问道:“那李叔你看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些武术防身呢?”

李福想了想,“防身大可不必,咱们家丁护院不少,有什么危险大可以让他们去做。不过学些拳脚也好,至少可以强身健体。”

“既然少爷动了习武的心思,我这里正好有个人选。”到这里,李福转身对窗外的家丁道:“去把潘武师请来,就少爷有事相商。”

潘武师本名潘常,少年时拜得名师,练了一身的好武艺。他以前是个镖师,五年前走镖时被员外李司所救,这才转投到了李府成为一名武师。

此时潘常正在后边载货的马车周围巡视,听得少爷找自己,叮嘱手下用心看守,便起身来到了前边的马车旁。

潘常来到李天佑那一侧的车窗前,拱手抱了个拳,“少爷,您有事找我?”

李天佑先是打量了一番潘常:三十岁出头的年纪,身材不算魁梧,比起一般的家丁还要显得消瘦一些,不过看他抱拳时手臂上犹如老树树干一般的肌肉,以及双眼中透出的那股精芒,就算是前世不懂武术的李天佑也能看出,这人肯定是个好手。

“潘武师请了。”李天佑微微点了点头,道:“特意把你喊过来,其实是我想学习一些拳脚,不知道潘武师可有什么见教。”

潘常沉吟了一下,道,“少爷,我老潘是个粗人,话不太中听,还请您宽恕。”

李天佑微微一笑,“咱们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中不中听,宽不宽恕的法。你肯,自是没拿我当外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天佑这两句话,的潘常心头暖洋洋的。就连坐在一旁的李福也暗挑大指。合该我李家兴旺,刚开窍就能出这般暖人的话。若是主家都这样对待下人,下人哪有不卖死力的道理。

潘常心头一暖,开口的语气也温和了不少。他缓声问道:“少爷,您想学到什么程度?”

什么程度?李天佑想了想,道:“若是学,自然是想学到最好,能到潘武师的程度,我就心满意足了。”

潘常摇了摇头:“那不可能。”

李天佑指了指马车外边的那些家丁,“他们那样的程度也是可以的。”

潘常再次摇头:“还是不可能。”

李天佑不由得有点泄气,心道这个家伙话还是真够不中听的。最后他无奈问道:“那潘武师所看,我能练到何种程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朝海主】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刀名绣春〗地址https://wap.xbqg9.net/6/6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