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是留还是走(1/2)
看石磊拒绝,高全惊讶了,他的提议还沒人拒绝过呢。
“军座,不是您的办法不好,而是您当时沒上马,不了解马上的情况。”石磊既要解释清楚了,还不能让军座不高兴了,这个难度可是有点大了,侦察团长急的脸都红了,“当时我和一名骑兵战士共骑一匹马,我的枪法您是知道的,可我骑着马连打三枪都放了空枪,和我一匹马的骑兵战士只用了两枪就打中一个鬼子,侦察兵上了马,枪法还不如骑兵呢。”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两个大男人合骑一匹马总感觉别扭,这点石磊却是沒好意思说。
“有这种事,好吧,那下回再议吧,不过,侦察兵和骑兵双人一骑运动速度总是要快的,需要紧急转移的时候你们双方倒是可以合作一下。”高全勉强找了个理由结束了这次谈话,不过他心里倒是记住了,侦察兵和骑兵的合作只能起到快速转移的作用,想要再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还得另外想办法。
石磊领着人走了,他奉军座命令到隔壁那个分队去了,高全带着他这支两百人的分队绕了一圈,从外围慢慢接近了日军。
山口平太郎度过了最初的迷茫期之后,现在慢慢地恢复到了常态,这个日军大佐已经恢复了正常情况下一个日军联队长的判断能力,进攻,山口大佐派出了中队级别的鬼子向我军的防线开始了攻击。
山口平太郎想得明白,回去,他现在是回不去了,乌溪江的江水已经掐断了他走回头路的可能;进攻,他也进攻不起,衢州城里有重兵戒备,根本就不是他这个不完整的联队能打下來的,去了就是自杀,眼前这些中队明显是在搞一个阴谋,不管他们是搞的什么阴谋吧,大佐阁下不相信这个阴谋能把他的联队一两千人给一下子全干掉,一次派上去个中队慢慢打,既能试探出中国人的阴谋,又能拖延时间,慢慢打着,说不定就能坚持到日军大部队渡过乌溪江呢。
高全在乌溪江畔为拦江蓄洪准备水淹日军战斗着,他发出去的那些电报已经引发了轩然大波,首先是战区司令部,司令长官顾祝同看到之后大发雷霆,这个高全,竟敢公然抗命,果然是个刺头,难怪薛伯陵把他派來呢,那是薛岳管不住他了,扔给三战区让他顾墨三來代为管教來了,好狡猾的一对将帅。
顾长官沒给高全的电报答复,倒是给第九战区的薛长官去了质询电报,他质问薛岳,你给我派过來的都是什么人,怎么这个高全在战场上就敢抗命,这是不是你的授意,你不想派援军可以不派,大家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你干嘛非要弄个人來给我捣乱。
给薛岳发完电报又给委座发,状告九战区司令薛伯陵,说薛岳指使高全不听他的命令,不仅他自己不从衢州城里撤出來,还挟持八十六军也留到了衢州,现在战区的命令都不能被执行了,顾长官请求委员长给他主持公道。
两份电报发出,薛岳勃然大怒,委员长却是大感头疼,三个人围绕着衢州和五百军的问題开始打起了电报官司,而高全发给七十四军的电报却让七十四军的将帅们为难了。
高全是将军们的朋友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看在朋友的份上,七十四军完全应该开进衢州,和五百军携共抗倭寇,可为难的是战区的命令已经下了,这命令还是和高全的要求截然相反的,这可怎么办,王耀武为难了。
倒是张灵甫和李天霞这两个一向不对路的人,却在对待高全的问題上产生了首次的共鸣,两位将军先后向王耀武建议,要求率部留下和五百军一起抗日,两人用的名义也都是协助友军。
按说,在公事面前私谊应该靠后站,几位都是身受党国教育多年的优秀军官,更应该深知这点,在战区命令和私人友谊起冲突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按照战区命令去执行,高全的所谓友军,所谓私交,都属于私人友谊,是应该靠后站的,可现在为难就为难在,高全提的要求是抗日,是为国家为民族上战场的,他不是什么别的私人要求,在这种时候,你要是非要往后站,好像就有点惧怕日寇、抛弃友军,自顾自逃跑的嫌疑了。
像张灵甫、李天霞这两位哪儿能承受这种嫌疑,俩人都是心比天高的主,在战场上杀的鬼子比谁不多,他们哪能因为抗日让人戳了脊梁骨,这俩人是找到王耀武提意见,余程万干脆就把部队停下來了,这位资格比那三位都老,年龄也最大,他犯不着去和王耀武讲什么道理,也沒必要和张灵甫、李天霞一起去找王耀武说理,余师长直接给部队发放武器弹药,整理装备,准备和日军作战了。
那两个对头到了王耀武那儿吵吵闹闹一番,搞得王军座头大三圈,无奈之下,王耀武只好推心置腹的和这两位交心,说他其实也不想把高全扔到这儿单独走,他也想拉着五百军一起撤退,可高全执意不肯呀,那他能走么办,高全那边是五百军一个整军,又不是单独一个人,他派几个打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侦察兵】最新更新章节〖第129章 是留还是走〗地址https://wap.xbqg9.net/6/6174/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