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唐(1/2)

“钱浩,我与大唐的编辑联系,准备给你弄一个专栏。”

就这么一句话,王习的很轻松,可钱浩却听的瞪大眼睛。

大唐编辑联系,还弄一个专栏?这大唐可是国内知,不,应该全世界都知名的杂志。

它诞生年代久远,有报纸的时候就有它,不过后来改版成杂志。

它样式精美,买来不仅能看,还能收藏。实际上,全世界收藏者不知凡几。

它价格不便宜,走的是中高档路线。不过,近几年也设计了低档同款。

它是诗词的圣典,每一个诗人,都以能在上面发表作品为荣。哪怕只是发表一首诗,也足以成为发表者一生的荣耀。

总之,大唐杂志很有格调,一百个诗人也就一个能被其选中。

发表作品已属不易,弄一个专栏,那更是天方夜谭。从大唐杂志出现开始,它的每一个专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诗人。

不是世界级,就是国家级,没有一个简单人物。

可是,王习居然告诉他,自己联系了大唐编辑,准备给他弄一个专栏。他如何不惊,如何不睁大眼睛?

王习见钱浩睁大眼睛,一副震惊的模样,忍不住笑骂道:“看把你给出息的,这么事就沉不住气,以后能有什么作为?”

“咳咳,王老师,这可不是事,那可是大唐杂志。”钱浩被这么一,总算收起脸上的震惊,不过欣喜却收不起来。

王习又笑了两声,将钱领进屋子,而后又泡了两杯茶,这才轻叹一声,道:“钱浩,这大唐的主编虽然给我面子,但却提出要和你亲自谈谈。他这倒不是为难你,实在是大唐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

“大唐,不是以前的大唐?”钱浩捧着茶杯,疑惑的问了一句。

王习这乐观的老儿,居然又轻叹,道:“是啊,大唐以前专收古诗词,但是后来兼收现代诗,到现在更是专收现代诗了。”

“王老师,历史潮流如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你也别太难过了。”钱浩心里倒没什么难过,毕竟在前世,古诗词落败的更夸张。

钱浩的随意,王习却听的眼睛一亮,赞叹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不错,的好啊!”

听到王习的赞叹,钱浩愣了一下。随后,他想到这个世界没有人间词话,自然也就没有这个观。

“咳咳,王老师,所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至于明清,也。”

略微一犹豫,他便把王国维的论调了出来,不过后面加了一句明清。

王习听完之后,不禁大为感叹,拍腿道:“原以为你只会诗词,没想到你对文学史也有研究,而且还研究的如此透彻。”

“王老师缪赞了,我只是偶尔胡思乱想。”钱浩摇摇头,随即打趣道,“要是有什么好作品,那也是梦笔生花,天人所赐。”

可不是嘛,确实是天人所赐。

王习只当他谦虚,也不以为意,反倒更加语重心长的道:“钱浩,你天赋异禀,于传统文化研究颇深,否则也作不出那么经典的诗词。但是……”

到这儿,王习声音一顿,脸色肃穆起来。

“但是诗词毕竟是道,发扬国学,传承先辈文化,才是我辈一生该做的。司马天赋也高,奈何他太洒脱,骨头太硬,恐怕安不下心做学问。钱浩啊,你天赋比他还高,千万不能辜负了。”

王习这番话的苦口婆心,完全没有私心,的钱浩忍不住心头一热。

这老人,才是真正搞学术的,哪是外面那些砖家能比的?

想到这儿,又想到自己之前的想法,钱浩便不由郑重起来,道:“王老师,你放心,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只是从来没有过而已。我的梦想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为往圣继绝学!”

前世横渠四句中的一句,的王习完全惊呆,只是喃喃的重复这句话。

直到过了好久,他才恢复过来,长叹一声,道:“这短短的交谈,你就了好些话让我这个老头震惊,可见你是有真才实学,而并非只凭天赋作诗。”

“咳咳,王老师缪赞了。”听到这话,钱浩只能尴尬的道,毕竟自家的情况自家了解。

王习今天似乎很高兴,哈哈一笑,挥手道:“行了,你子就别谦虚了。茶也别喝了,那个主编就在南门的咖啡厅等你,你马上就过去吧。”

南门只有一个咖啡厅,所以王习不名字,钱浩也知道是哪里。

“成与不成都没什么,这次推荐你,主要还是为了发扬国学,使国人重新重视古诗词。”

“当然,也因为你诗词作的确实好,跟我们这些老家伙有的一比。不过大众喜欢年轻人,所以这机会还是给你……”

钱浩放下茶杯,被王习一路唠叨的送到门口。这真是不可思议,王老师居然有这样婆婆妈妈的一面。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在王老师家里待了半个多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才不是大文豪】最新更新章节〖第93章 大唐〗地址https://wap.xbqg9.net/59/5943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