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为时晚矣(1/2)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为时晚矣

不能不说大唐的胸怀宽广,对于周边顺服的国家确实比较宽厚。中原王朝对于“万国来朝”这个说法是有执念的。并把这个现象当成了国家兴盛的象征,由此引发了一些置经济利益于不顾的举动。

金胜曼涌现在登州,阐明她本来是先走一步到了登州,没等登船过海,接到了来自长安消息。特地留下来等李诚,目标就是要见一面。

从这个事情李诚看的出来,金胜曼这个即将接任的女王很有眼力,断定力也相当的不错。她已经看出李诚再回登州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什么被贬谪,而是为接下来的战斗做筹备。

毫无疑问,必定有人快马加鞭把李诚来登州的消息先送到了金胜曼这里。这个事情让李诚有点无奈,大唐在某些方面确实比较粗狂。

李诚断定必定是在长安的新罗使者得到了暗示,所以才派人急忙赶在前面。对高句丽的战斗,李世民需要新罗的配合。但是李诚不认为新罗能配合出什么效果。

新罗最多能牵制一下百济,那么百济能不能为了高句丽不顾自身利益与大唐作战呢?

历史上看来是这样的,由此导致新罗吞并了百济,同一了半岛南部。

现在,呵呵呵,同一半岛南部?借大唐的气力?

不存在的!李诚尽对不会给她这个机会。

金胜曼没有机会立即与李诚谈判,短暂迎接仪式后,李诚对着她只是微微点头,话都没有一句。金胜曼感受到李诚的淡薄,心头不禁微微一冷。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略。

没错,金胜曼感受道了来自李诚的敌意,这种敌意是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的。甚至李诚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在言行神态之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这种敌意跟身处的时代无关,仅仅是由于李诚个人所处的位子,必须从利益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时候,才会对金胜曼产生敌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的周边最好不存在一个稳固的地区。哪怕这些地区都是小国。

天子会考虑朝廷内部的平衡,李诚从国际战略的层面,也会考虑这些问题。怎么样做才符合大唐的利益,这叫在其位则谋其政。

欢迎宴席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金胜曼还是来求见李诚。

总管府的门口,金胜曼从撵子高低来,略显不安的等候着门人的叩门。

金胜曼没有带礼物,就带了几个仆从。由于她知道礼物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用处。她自认为还算懂得李诚,财物对他的吸引力不大。

李诚没有拒尽金胜曼的求见,拿着帖子稍稍沉吟便道:“请到书房来吧。”

金胜曼随着下人进来,看见站在书房门口等候的李诚时,心头越发的不安了。

面对李诚安静且深奥的眼睛时,金胜曼忽然明确这一趟注定不轻松了。

这个男人有一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令人有无所遁形之感。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持续呢?金胜曼恍惚了起来,面对李诚蕴藉的点头致意,竟然没有反响,呆了那么几秒钟才反响过来,连忙躬身道福;“失礼了!”

李诚并不感到金胜曼这一趟来是不怀好意,这就是看问题的层次的原因。站在金胜曼的角度,她回往很可能会继续王位,为了接下来的统治基础,她能从李诚这里得到一点政治本钱,无疑是大大的好事。对其接下来的统治有莫大的赞助。

“金娘子连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李诚等上茶的丫鬟退下,这才主动询问。

这也是一种主导话语权的方法,带着一种压迫式的询问。

金胜曼微微的欠身,紧张的嘴唇有点发干,张合了几下才低声道:“妾知道这时间来分歧适,但是又不能不来。先生既然回了登州,又总管一方军政,想来是要谋算辽东。新罗国小贫弱,却不肯袖手,愿为大唐助一臂之力。”

这就是先说实话,也算是为接下来的话做展垫。就在金胜曼筹备持续的时候,李诚摆摆手:“这是哪传来的消息?我怎么不知道?”

李诚不承认,金胜曼也只能为难的笑了笑道:“妾尝闻东瀛使团携贵女来唐,以侍长安朱紫,得子女而回。曼欲效此举,得先生恩泽而回。”

说这话的时候,金胜曼的嘴都是抖的。没方法,她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措施了。但是大唐对高句丽用兵的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她不打算错过。在金胜曼的断定中,大唐强于高句丽百倍,尤其是有李诚这种妖孽似得的人物存在。更是胜券在握。

这个时候不趁机捞足利益,新罗高低那就是真的傻了。

李诚没想到金胜曼直接放大招,狠狠的楞了一下之后,随即露出笑脸。

李诚不免想到了现代社会那些生长在国外的香蕉人,黄皮白心那种。放在金胜曼这里也很合适,就算她生下了李诚的子女,将来怎么教导还不是她说了算么?孩子长大了,心怎么会向着大唐呢?怎么回认为自己是个唐人呢?

“请回吧,你心里怎么想的我很明确。我不会拿国家利益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书剑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六十六章 为时晚矣〗地址https://wap.xbqg9.net/58/5844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