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没必要追究(1/2)

李治低头沉思,久久不语。◢马周一头的汗水,话题是他丢出来的,想结束则不由他了。、

没方法,只好拿眼神不停的给李诚送信息,他还没方法开口说话。这会说啥都不好。

李诚当着没看见,不紧不慢的看着天边,马周看一眼只看见几朵闲云。

这个话题真的不能持续了,至少不能让李治说点啥。这东西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的。“

师傅的意思,还是钱的事情?”李治总算是开口了,李诚不理睬马周频频跑来的眼神,点点头:“靠点边了,这话题太大,你回往慢慢的想吧。这里要说是的,钱,也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的流通性。”李

治点点头:“弟子受教。”李诚笑道:“现在想不明确没关系,回往慢慢的想,想到什么都记下来,有空我们在慢慢的说这个话题。”马周听到这里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老天爷,总算是不再提这个了。说着心里不禁暗暗懊悔,没事招惹李诚干啥?其

实马周还是很想听下往的,只是这场合分歧适,而且李诚也不会主动跟他谈这些。李诚教导李治,那是师傅的天职,马周相询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马

周和李诚之间是没有抵触的,只是他现在的职责产生了变更,不再是以前可以装傻充愣往卖盐的马周了。李世民给他的定位是辅佐李治,未来是要跟长孙无忌反抗的浅邸之臣。可

惜的是马周逝世在了前头,李世民的一番苦心也白费了。后来倒是安排了李道宗,但明显要差的多。长孙无忌、褚遂良、李道宗的组合,本意是在平衡,但是李道宗没有施展作用。

最后这三人辅佐的成果是把李治和武则天逼急了,扛着君臣大义的旗帜,都灭了。

李诚的涌现无疑会造成一些历史进城的微微扭曲,李治不再是个没依附的孩子。至少李治现在认为,李诚才是他的依附。舅舅什么的,不靠谱的很。这些认知都是李诚潜移默化的教导成果,李治没有创造而已。就

算创造也没什么,李诚根本不担心,由于李诚没私心,这个私心指的是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李诚不会损公肥私。“

周公胆怯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看人不能看一时,要看长远一点。作为太子,现在就应当造就自己的班底,将来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受制于臣子。”李诚很忽然的又来这么一句,李治一时没明确,只是点点头表现记住了。

马周听明确了,脸一下就白了。他知道自己一点心思,确定瞒不住李诚的,但是不能当着李治的面说不是?马周赶紧咳嗽一声,李治奇怪的看他一眼,李诚则是笑了笑,没有持续。李

诚对马周并没有太大的意见,甚至还是关系不错的同寅。只不过有的刺不能埋在心里,一旦埋下了就是将来的祸根。马周有担心,李诚就得让他明确。不管是畏惧也好,说服也吧,都得让他在未来的几年内别给自己找麻烦。

李诚的麻烦已经不少了,这也是李诚一直不肯迈步走进皇城的缘故,实在李诚只要愿意,随便一个尚的职位谋求下来可谓易如反掌。马

周明确李诚的意思,就是让他不要疑神疑鬼。所以马周选择了沉默,不再说话。马周也不敢再拉着李诚说下往了,不然真不知道李诚还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这次忽然的交锋,仅仅凭借李诚一段短暂的话,马周就意识到李诚的见识和水准远在自己之上。李

治倒是有些意犹未尽,对着李诚抱手道:“师傅何必着急呢?弟子……”

李诚一抬手打断他的话,马周盯着他,那意思不要乱说。李诚笑了笑道:“殿下现在接触政务还少,缺乏经验,这个话题回往慢慢的揣摩就是。为君者,切记凡事不可操切。”李

治听了不禁追问:“弟子明确,先生可否说的明确一些。”

成功转移话题的李诚点点头,温和的对李治道:“为君者当谨言慎行。究其根源在于任何决策对于全部国家来说都是有影响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下面的人懂得和履行的问题。要搞明确这些东西,就必须耳聪目明,要有自己的线人。”

“任何消息都不可偏听偏信,任何人与事情都应当多方面懂得之后在做结论。当然帝王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绪的,所以才需要慎言啊。”李诚说着看看马周。会

意的马周立即笑道:“殿下与自成先生这是要往哪呢?”提

起这个事情,李治才反响过来道:“师傅邀孤往城外李庄一聚。”如

果是别人这么干,马周已经开喷了,这不年不节,还不是休沐之日,太子你要往玩?但这是李诚,马周不想节外生枝,点点头道:“周知道了。”

马周没有反对,由于他感到李诚这种平时请都不会来东宫的家伙,怎么会没事拉太子往玩呢?确定是师徒之间有事情,至于什么事情,马周不会问,他只会把这个事情汇报上往。天子听了是什么决定,马周履行就是了。李

诚和李治一起出了东宫,有李诚在,李治也没带大队人马,就是二十骑,身边就随着两个内侍。宫女什么的一个都没带。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书剑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六十二章 没必要追究〗地址https://wap.xbqg9.net/58/58448/539.html